山东走在前挑大梁从"鲁南粮仓"到"田园会客厅":山东临沂太平街道农旅融合的乡村振

菌仔评论 2025-04-07 20:54:10

山东走在前挑大梁

从"鲁南粮仓"到"田园会客厅":山东临沂太平街道农旅融合的乡村振兴密码! 春分时节,临沂市河东区太平街道的奥正市民菜园里非常热闹,这也正是太平街道农业转型的生动缩影。这个曾以"鲁南粮仓"闻名的传统农业乡镇,正通过"农业新六产"战略,在12平方公里的沂河沿岸绘就"农旅融合、主客共享"的乡村振兴新画卷。

奥正市民菜园的314块菜地被抢租一空,年接待亲子家庭超2万人次。这种"半城半乡"的模式,让城市居民在翻土播种中体验农耕乐趣。更值得关注的是,园区通过"透明种植"建立信任——菜叶上的虫眼反而成为品质标志,这种"可触摸的安全"吸引了大量回头客,带动周边采摘园、农家乐收入增长40%。

沿沂河展开的12平方公里都市农业体验区,构建起"春赏花、夏采果、秋品稻、冬观展"的四季旅游动线。去年举办的首届稻田文化艺术节,吸引9万余名游客,旅游收入同比增长20%。这种"农业+文旅"的创新,不仅让农产品实现"田里到舌尖"的价值升级,更创造了"看得见山水、记得住乡愁"的精神栖息地。

当景真鲜切花基地的120个智能大棚在阳光下泛着银光,传统农业的面貌正在这里悄然改变。这个年产3000万支鲜切花的鲁南最大生产基地,通过智能温控系统实现精准管理,产品直供北上广深等一线城市,每个大棚年均纯收入超3万元。这种"科技+农业"的模式,使太平街道4.3万亩耕地中1.3万亩转向高效种植,培育出"沂平"无公害蔬菜、"太平大米"等地理标志产品。

在大林集团的FD冻干食品车间,现代工业文明与传统农耕文明实现奇妙交融。这家全球最大冻干食品基地,将新鲜果蔬通过冻干技术加工成高端产品,附加值提升3倍以上。这种农产品深加工产业的崛起,标志着太平街道从"卖初级产品"向"卖技术含量"的转变,带动周边2000余农户人均增收8000元。

在凤凰欢乐大世界,生态保护与产业发展实现有机统一。这个占地800亩的农业综合体,通过生态修复工程治理采煤塌陷地,发展出林下经济、湿地观光等业态,年接待游客15万人次。这种"变废为宝"的实践,为资源型地区转型提供了绿色样本。

太平街道创新"党支部领办合作社"模式,将分散的农户组织起来发展现代农业。在立晨农庄,党支部牵头成立土地股份合作社,农民以土地入股,每年保底分红加二次返利,户均增收1.2万元。这种"红色引擎"驱动下的产业振兴,使基层党组织凝聚力显著增强。

太平街道的农旅蝶变,是乡村振兴战略在沂蒙大地的生动实践。当传统农业插上科技与文旅的翅膀,当绿水青山转化为金山银山,当基层治理激发内生动力,我们看到的不仅是产业的升级,更是乡村价值的全面重估。以创新为动力,以生态为底色,以共享为目标,让古老的乡土中国焕发出新的时代光芒。

0 阅读:0
菌仔评论

菌仔评论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