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师养正论——以《以蒙养正为圣功》为枢 (2025年4月8日) 《周易》蒙卦象辞

刘昌刚呀 2025-04-08 07:27:53

蒙师养正论——以《以蒙养正为圣功》为枢 (2025年4月8日) 《周易》蒙卦象辞云:"蒙以养正,圣功也。"八字真言,道破千年教育真谛。今日重读《以蒙养正为圣功》,方知蒙师之责非在填鸭授技,而在正本清源。观当下教育困局:知识爆炸而德性萎靡,术业专精而人格残缺。此时回望传统蒙学之道,恰似荒漠见清泉,其"养正"智慧尤为可贵。 一、蒙卦之喻:混沌初开需引泉 《礼记》载"建国君民,教学为先",然蒙学之要尤在择师。古代塾师授《三字经》,必先解"人之初,性本善",非为灌输善恶观念,实为引童蒙见心性本源。王阳明龙场悟道后首开蒙馆,令童子歌诗习礼,非求词章华美,而在"导其天真"。恰如掘井引泉,蒙师当为孩童凿开遮蔽本心的岩层,使良知如泉自涌。今之幼教若止于英语单词、奥数公式,恰似舍清泉而灌浊流。 二、养正三阶:格物致知在日用 朱熹编《小学》,特设"洒扫应对"章节,看似琐碎,实含深意。明代大儒吕坤曾记蒙师教弟子晨起叠被,必令四角方正,此非苛求形式,乃养恭敬心于细微。清人张伯行办义学,每日课毕必令童子将笔墨归位,窗明几净方许离席。此等"养正"功夫,恰合《大学》"格物致知"真义——在扫一屋中见天地,在正衣冠时养浩然。 三、圣功之秘:以人弘道非以道弘人 《论语》"自行束脩以上,吾未尝无诲焉",夫子此言,道破蒙师真精神。北宋胡瑗掌湖州州学,见寒门子弟冬日呵手习字,遂解裘相赠。其弟子后来追忆:"先生暖我身,更暖我心。"蒙师之圣功,不在授经解典之渊博,而在以身为范之真切。元代许衡遇梨树不取,蒙童问之,答曰:"梨虽无主,我心有主。"此语遂成蒙学经典,可见身教之力胜千言。 四、古今之变:蒙养正道贯时空 观今日蒙特梭利教育法,其"不教而教"理念竟暗合传统蒙学智慧。某国际学校仿书院制,令学童每日晨起洒扫庭除,家长初疑为作秀,三年后见子弟知礼守节,方悟养正之妙。反观某神童十二岁入名校,二十岁却因盗窃入狱,恰证缺"养正"之教,聪慧反成祸根。故王夫之言"养蒙之道,通于治国",实非虚言。 总之,《颜氏家训》云:"教儿婴孩,教妇初来。"蒙师养正之功,正在人性初蒙时播下光明的种子。当知识获取易如反掌的今天,我们更需要重拾"养正"古训。非为复古,实因教育的本质从未改变——如农人育秧,既要除稗草,更需培正气。蒙卦大象"君子以果行育德",正是提醒我们:真正的教育革命,不在技术革新,而在回归本心。

0 阅读:1
刘昌刚呀

刘昌刚呀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