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谈判的大门彻底关闭,和平鸽还能飞回家吗?

杨涛来说事 2025-04-08 15:24:29

当谈判的大门彻底关闭,和平鸽还能飞回家吗?如果克里米亚的通道真被切断,会带来转机还是更大的危机?这个问题值得我们深入探讨。 从基辅的情况来看,独立广场上满是挥舞着国旗的民众,不少人眼含泪水看向议会大楼。执政党议员们以绝对优势通过法案,宣称永不就乌东和克里米亚的归属问题进行对话。反对派代表提出和平需要谈判,却被众人的嘘声所掩盖。然而有趣的是,一方面是坚决不谈判的强硬态度,可另一方面,总统府却面临着诸多困境,上个月就经历了两次信任投票,国际援助也常常在物流环节受阻。 莫斯科方面迅速做出反应,俄外交部亮出 2014 年克里米亚公投的数据。当时投票率高达 83%,且超 96% 的居民选择加入俄罗斯,远高于乌克兰国内一些地区选举的平均投票率(约 60%)。国家杜马连夜召开紧急会议,甚至有消息称战略轰炸机群正在克里米亚重新部署。但克里米亚大桥上却排起了货运长龙,司机们一边啃着干面包,一边抱怨着所谓的永不妥协,怎么连交通问题都不先解决。 欧盟高层在凌晨召开临时发布会,反复强调不会承认用武力改变领土现状,态度十分坚决。而北约秘书长的表态却模棱两可,只是说尊重成员国的选择。在战场方面,哈尔科夫前线的乌军刚刚用火箭炮摧毁了俄军的燃料库,可新兵们却紧张得连防弹衣都没穿戴整齐,呈现出一种作战能力参差不齐的状态。第聂伯河附近的农民们则忙着开着拖拉机给防御工事绑上稻草人,还调侃议员们应该来前线体验一下生活。 再看军事援助情况,德国提供的重型坦克陷在春天的泥地里无法行动,与原本期望的增强作战能力形成鲜明反差;波兰送来的弹药还未开封就临近过期,这与正常的军事援助物资应有的状态大相径庭。在顿巴斯矿区的宿舍里,年轻士兵给母亲写信说,村里还能拿枪作战的,只剩下左腿残疾的邻居大哥了,兵力短缺可见一斑。法案通过几小时后,俄军无人机就拍到乌军把坦克藏进了居民区,这一行为违反了正常的作战规则。马里乌波尔的断墙上,海鸥的羽毛被硝烟染成铁灰色,战争的残酷尽显。 2014 年广场革命的老照片再次被翻出,当年参与街头抗争的年轻人,如今已成为议会中的骨干力量。看似当年的抗争带来了如今的地位提升,但从整体局势来看,战争却让无数生命付出代价。历史似乎总是在重演,可每一次的代价都是鲜活的生命。大家对这些情况有什么看法,欢迎在评论区交流。

0 阅读:76
杨涛来说事

杨涛来说事

欢迎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