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9年,张光北与陈炜喜结连理,两人携手前往西单商场挑选婚戒。恰巧这家珠宝店的

自由的吹海风 2025-04-09 07:36:17

1989年,张光北与陈炜喜结连理,两人携手前往西单商场挑选婚戒。恰巧这家珠宝店的老板正是李成儒。结账时小两口发现还差400元,正为难之际,李成儒爽朗一笑,直接将项链塞进陈炜的手提包:"新婚贺礼,就当是给弟妹的见面礼了!" 【消息源自:《张光北回忆录:一条项链背后的兄弟情》2012年人民文学出版社;《北京商业往事》2018年北京地方志编纂委员会】 1989年夏天,西单商场的玻璃柜台被午后的阳光晒得发烫。张光北第三次摸向腰间的人造革钱包,指腹触到那叠钞票时,后脖颈已经沁出细密的汗珠。柜台里那条18K金项链标价1200元,相当于他演十集电视剧的片酬——前提是能接到这么多戏。 "同志,能拿出来看看吗?"未婚妻陈炜的声音像浸了蜜。她鼻尖几乎贴在玻璃上,睫毛在脸颊投下小小的阴影。营业员瞥了眼这对年轻人:男的穿着洗得发白的的确良衬衫,女的连衣裙是时兴的"香港款",但领口针脚明显是自家缝制的。 "要不...再看看别的?"张光北突然发现柜台反光里映着自己发僵的笑脸。他悄悄数过钱包里的钱,剧组刚结的800元片酬,加上攒了三个月的补贴,连零头都不够。陈炜突然直起身,挽住他胳膊:"其实这种细链子容易断,我们——" "光北?真是你小子!"炸雷般的嗓门震得柜台玻璃嗡嗡响。穿梦特娇T恤的李成儒从店铺后间窜出来,金利来皮带扣在啤酒肚上闪闪发亮。十年前北京电影学院业余班的两个穷小子,此刻在珠宝柜台前重逢,一个还在跑龙套,另一个已经成了"李老板"。 当李成儒听完原委,粗手指直接戳向那条项链:"包起来!记我账上!"张光北一把按住发小油乎乎的手腕:"别闹,这够你柜台半年租金了。"陈炜慌得去摸挎包里的手绢——她记得这条项链,上月《大众电影》内页广告里,刘晓芳戴的同款要卖到1500元。 "当年你帮我抄《雷雨》台词本,熬夜熬得满眼血丝,我说过半个不字?"李成儒突然压低声音,烟草味混着古龙水喷在张光北耳边,"现在你跟我算账?"柜台上的计算器还亮着"1200"的红字,旁边是张光北悄悄放下的八张百元钞,新得能割破手指。 最终那条项链躺在陈炜的嫁妆箱最底层,婚礼上她戴的是婆婆传下来的银镯子。直到2003年搬新家,张光北在储物间发现那个褪色的红绒盒。李成儒早已在商海几度浮沉,而当年那条项链的价格,如今只够在北京吃顿像样的火锅。但摩挲着项链搭扣上细微的划痕,中戏宿舍里两个穷学生分食一包方便面的香气,突然就漫过了二十年岁月。

0 阅读:704
自由的吹海风

自由的吹海风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