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4年,29岁的战士张思德在烧炭时牺牲,警卫队长想就地掩埋遗体,不料毛主席震

小牧童那小罡啊 2025-04-09 09:13:45

1944年,29岁的战士张思德在烧炭时牺牲,警卫队长想就地掩埋遗体,不料毛主席震怒:"马上挖出来,保护不好他的遗体,就撤你的职!" 1944年9月8日的下午,延安凤凰山下的枣园广场上弥漫着一股肃穆的气氛。中共中央机关的工作人员和解放军战士们依次走进会场,整齐地列队站立。 讲台正中央摆放着一张黑白遗像,照片中的年轻战士身着军装,目光坚定。在遗像旁边,毛主席亲笔书写的挽词格外醒目——"向为人民利益而牺牲的张思德同志致敬"。 下午两点整,追悼会正式开始。全场人员低头默哀,为这位年仅29岁的战士送行。警卫团政治处主任张延祯走上讲台,开始宣读悼词。 当张延祯读完悼词,毛主席缓步走上讲台。他没有准备讲稿,但神情专注而凝重。这场即兴演讲,让在场的每一个人都深受触动。 "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为人民利益而死,就比泰山还重;替法西斯卖力,替剥削人民和压迫人民的人去死,就比鸿毛还轻。"毛主席的声音在广场上回荡。 中央办公厅主任张树德站在一旁,用符号速记记录着这场重要讲话。这篇后来被命名为《为人民服务》的讲话,将永远铭刻在中国革命史上。 参加追悼会的人们不会想到,就在三天前,这场隆重的追悼会差点没有举行。当时警卫队长古远兴向毛主席报告张思德牺牲的消息时,提出准备就地掩埋遗体。 这个提议立即引起了毛主席的强烈反应。他当即表示:"这怎么行?马上把遗体挖出来,山里有狼,一定要保护好。" 随后,毛主席又做出了三条严格指示:必须把张思德同志的遗体清洗干净,保持整洁;安葬时要有战士为他站岗送行;必须召开追悼会,他要亲自到场讲话。 生于1915年的张思德,来自四川省仪陇县一个贫苦的农民家庭。出生不到七个月,他的母亲就因病去世,好在婶母刘光友将他收养。 在那个动荡的年代,张思德的养父母虽然生活困难,却始终善待这个收养的孩子。养母刘光友天不亮就要背着他和小女儿下地干活,养父张行忠身体不好还要坚持给地主家烧炭谋生。 六岁开始,张思德就跟着养父母干农活,放牛、割草、劈柴都难不倒他。十一岁那年,为了让张思德能读书识字,养父母不惜卖掉家里唯一的一头猪,供他上了几个月的私塾。 1933年9月,工农红军第四方面军解放了仪陇县。十七岁的张思德第一个在苏维埃政府成立大会上发言,随后便报名参加了红军。 参军后的张思德表现出色。入伍第三天就上了战场,成功消灭了敌人的一个火力点。在关口梁战斗中,他加入尖刀班,和战友们用身体搭起人梯,为大部队打通了前进道路。 1934年2月,张思德展现了过人的智慧。他和战友们假扮成当地居民,设下"鸿门宴",成功缴获了敌人120多人的武器装备和100多匹骡子,没有发生一次交火就取得了胜利。 1935年,张思德跟随红四方面军长征。在漫长的长征路上,他带头响应党组织"尝百草"的号召,多次冒着生命危险尝试野生植物,为解决部队的口粮问题作出了贡献。 长征结束后,张思德被分配到八路军某部留守处警卫连担任副班长。1938年,他带领战士们成功完成了一次从西安到延安的重要物资押运任务,途中多次击退国民党和当地土匪的骚扰。 在延安期间,张思德两次偶遇毛主席。一次是在寒冬,他带领战友们将陷在冰窟窿里的汽车推出来,这辆车恰好是毛主席的专车。另一次是在杨家岭修建大礼堂时,他用肩膀顶住摇摇欲坠的房梁,保护其他工人安全撤离。 1942年,面对敌人的经济封锁,延安地区开展了大生产运动。张思德积极参与南泥湾开荒,为解决部队的吃饭问题贡献力量。他还成为烧炭的技术能手,曾在三个月内带领战友烧出八万斤木炭。 1944年9月5日的清晨,安塞县石峡峪下着蒙蒙细雨。张思德和战友小白正在抢修因大树倒塌而受损的烧炭窑洞。 这批木炭是为即将召开的中共七大准备的,要解决七百多位代表的保暖问题。作为烧炭队的副队长,张思德带领战友们在短短一个月时间就烧出了五万多斤优质木炭。 就在他们修补窑洞的过程中,雨水渗透导致墙体突然开始松动。张思德在千钧一发之际,用尽全力将战友小白推出窑外,自己却被塌陷的窑洞活埋。 消息传到延安后,警卫队长古远兴立即向毛主席报告了这个噩耗。当得知准备就地掩埋张思德遗体时,毛主席当即表示强烈反对。 "古远兴同志,张思德是四川人,他虽然回不了老家了,但是我们也不能就这样把他埋在荒郊野外。"毛主席的话语中充满着对这位年轻战士的关切。 在毛主席的坚持下,战士们从废墟中小心翼翼地挖出了张思德的遗体。按照毛主席的指示,他们为张思德清洗身体,换上了整洁的军装。 在追悼会上,毛主席的即兴演讲被中央办公厅主任张树德用符号速记下来。这篇后来被命名为《为人民服务》的讲话,成为了中国共产党人的重要精神财富。 张思德的事迹在延安广为传颂,他用生命诠释了一个共产党员应有的品质。1967年,为了纪念这位优秀的共产党员,张思德的家乡六合场被改名为思德乡。

0 阅读:41
小牧童那小罡啊

小牧童那小罡啊

天罡星,北斗七星的斗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