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200年,孙策被刺死,妻子大乔要以死殉情,但被弟弟孙权拦下了,他说:“嫂子,

小牧童那小罡啊 2025-08-06 10:21:11

公元200年,孙策被刺死,妻子大乔要以死殉情,但被弟弟孙权拦下了,他说:“嫂子,大哥临死前让我照顾你,你还记得吗?”大乔擦干眼泪,转身回府了! 孙权望着她单薄的背影消失在回廊尽头,掌心里全是冷汗。方才大乔拔出金簪往颈间划时,那决绝的眼神像极了大哥孙策当年单骑冲阵的模样。他攥紧腰间的佩剑,剑鞘上还留着大哥的指温——三天前,孙策躺在病榻上,气息微弱地抓着他的手,“二弟,江东就交给你了。还有你嫂子……护好她。” 府里的烛火一夜没熄。大乔坐在妆台前,看着铜镜里自己苍白的脸。去年此时,孙策带着她坐船夜游钱塘江,他站在船头,酒壶里的酒洒在江面上,映得月光都晃悠悠的。

“伯符,你总说打仗不怕死。”她当时靠在他肩头,“可我怕。”他笑着捏她的脸,“等平定了江东,我就卸甲归田,带你回庐江老家种荷花。”铜镜里的人影忽然晃了晃,一滴泪砸在妆奁上,把那支孙策送的玉梳溅得透亮。 第二天清晨,孙权带着文武百官来祭拜孙策,却在灵堂外被大乔拦住了。她穿着素白的丧服,鬓边连朵白花都没插,手里捧着一个锦盒。“这是伯符的兵符和江东地图。”她把锦盒递过去,声音哑得像被砂纸磨过,“他说过,你比他沉稳,能守住这份家业。” 张昭在一旁看得直皱眉。昨夜他还劝孙权,说大乔是绝色,留着恐生事端,不如送回庐江软禁起来。可此刻见她坦荡地交出兵符,倒显得自己小人之心了。孙权接过锦盒时,指尖触到她的手,冰得像块玉。“嫂子放心,大哥的遗志,我记着呢。” 没过几日,江东就传起了闲话。有人说大乔不肯殉情,是贪图富贵;有人说她想效仿吕后,借着孙策的余威干涉朝政。连庐江来的老家人都偷偷劝她:“夫人,不如随我们回去吧,守着伯符的坟茔,总比在这是非场里强。”大乔只是摇摇头,每天照旧去孙策灵前焚香,然后就在府里教侍女们织布。 孙权知道这些流言时,正在和周瑜商议出兵黄祖的事。周瑜把地图一拍:“主公,当务之急是稳定军心。那些嚼舌根的,该敲打敲打了。”他眼珠一转,“明日让大乔夫人去军营劳军如何?让将士们看看,伯符将军的夫人是何等气度。” 第二日,大乔坐着马车去了军营。将士们见她一身素衣,亲自给伤兵们喂药,想起孙策生前的恩义,不少人红了眼眶。有个老兵“噗通”跪下:“夫人,末将等定会辅佐孙将军,守住江东!”大乔扶起他,从袖中取出个荷包:“这是我连夜绣的平安符,愿诸位旗开得胜。”那天的风特别大,吹得她的丧服猎猎作响,却没人再敢说一句闲话。 孙策下葬后,大乔把自己的陪嫁田产都变卖了,换来的钱全给了军中做军饷。孙权得知时,正对着大哥的画像发呆。画里的孙策还是少年模样,眉眼张扬,像团烈火。“嫂子这是……”他话没说完,周瑜就叹了口气,“她是怕你为难。江东初定,处处要用钱,她这是在帮你稳固人心。” 后来孙权称帝,派人去接大乔入建业宫。使者回来禀报,说夫人在庐江的孙策墓旁盖了间小屋,院里种满了荷花,每天都在墓前读书织布,活得像个寻常妇人。孙权听了,默默摘下王冠上的明珠,让人送去给大乔做灯油。 有人说大乔活得太苦,守着回忆过了一辈子。可每当夏夜荷花盛开时,她坐在廊下,看着月光洒在墓前的石碑上,总会想起孙策那句话:“活着,比死难多了。”死是一了百了,活着却要扛着思念,忍着流言,把爱人未竟的事业,一点点守成现实。 这世上的深情,从来不止殉情一种。像大乔这样,把“想死”的念头按下,替爱人看顾好他用命换来的江山,或许才是更重的担当。

0 阅读:1496

猜你喜欢

小牧童那小罡啊

小牧童那小罡啊

天罡星,北斗七星的斗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