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5年,两个国军士兵在搜身无果后,直接举起手榴弹,威胁已经被捕的方志敏:“赶紧把钱拿出来,不然就是一颗炸弹!”
红军红十兵团被国民党团团包围,被击败之后,残部都躲在深山当中。这时候国民党方面已经获知了情报,有两个关键性的人物没有抓到,其中一个是方志敏。
他是这支队伍的领军人物,另一个就是军团长刘畴西。这两个无论哪一个都是大人物,如果能够抓到,那么绝对是大功一件,所以国民党在山寨周围布下了非常严密的封锁,并且进行了大范围的搜山,但是并没有取得很好的成效。
不过这一天国民党突然间意外的抓到了一个从山里面逃出来的红军。
已经经过了几轮搜山了,能够依然躲藏到现在的很有可能会是红军当中的骨干人物,所以国民党方面就开始套话,表示对方如果能够主动的交代一些情报,帮助国民党抓到人之后,会给他100大洋,不仅有钱,还会给他一个女人。
面对金银和美色的双重诱惑,魏灿发最终经受住考验,不仅主动交代了自己的姓名和职务,同时也表示山里面还有一个大人物,那就是方志敏。
魏灿发身为方志敏的贴身卫士,他的情报自然是准确的。当得知这个情报之后,国民党方面针对方志敏所说的区域进行了重点的搜索。最终两个国民党士兵找到了一直躲藏在深山里面的方志敏。
两个士兵觉得发财的机会来了,根据他们的想法,如果抓到了大官之后,不仅可以把人交上去立功授奖,另外在这个过程当中还可以讹诈一些钱,毕竟国民党当中的军官一个个都是肥的流油。
但是这一次和他们想的却不一样,因为对方志敏搜身之后,什么也没有发现。这时候他们想着肯定是方志敏把钱给藏起来了,随后就拿出手榴弹威胁方志敏,赶紧把藏起来的钱全部拿出来。
方志敏这时候却表示他没有什么的东西,唯一有用的东西可能就是留在山上的旧衣服,本来想着明年的时候再穿。
随后也对两个国民党士兵表示,他们闹革命和打仗根本不是为了钱。虽然两个国民党士兵并没有理解,但由于并没有找到钱,所以也只能把人先压回去。
被关在监狱当中的方志敏,虽然知道自己已经出不去了,但是还是利用自己仅剩的时间去总结经验教训,希望能够让组织以后引以为戒,不再犯重复的错误。
他在监狱当中无数次的想这次失败的原因,想到关键之处,他恨不得打自己,觉得自己实在是太没用了。
其实这一次之所以如此大败,我们遭受了如此重的损失,一方面和装备以及人员能力各方面有关系,另一方面其实和指挥不当也有很大的关系。
谁都没有预料到会是这样一个结局,毕竟双方的指挥者其实能力都是非常强的,而且我方的指挥者刘畴西在才能和经验方面也更加占优。
毕竟刘畴西可是去苏联伏龙芝军事学院深造过,而且还是黄埔一期生,经历过多次大战,还曾经跟随过孙中山。
和他对战的是王耀武,他是黄埔三期优秀的学员,虽然也是一个悍将,但是和刘畴西的经历根本没有办法比较,但没想到在这一次作战当中学弟把学长按在地上揍。
当时双方遭遇的时候,刘畴西先是摆了一个非常大的埋伏阵,一旦王耀武钻进来想要出去可就非常难了,但是没想到在具体执行的时候却出了错。
因为士兵比较年轻,再加上经验不足,看到敌人的时候就没忍住开枪了,但这时候敌人却刚刚进入满腹阵地,后续大部队还都没进去,这提前开枪相当于是给敌人提了醒,不仅没有起到埋伏的作用,还让我们陷入了被动。
王耀武在事后回忆的时候也表示过,如果当时等自己后续部队全部进入阵地之后再从后面封锁,那么真正的结局很有可能是自己失败,但是历史没有重来,一个细节的失误,直接改变了整场战役的结局。
在监狱当中,方志敏还是坚持写下了自己的传世名作——《清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