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主席曾经表示过诸葛亮曾经错用过人,尤其是错用过关羽,毛主席对诸葛亮的评价和大多

时说历史 2025-04-09 09:31:08

毛主席曾经表示过诸葛亮曾经错用过人,尤其是错用过关羽,毛主席对诸葛亮的评价和大多数人都不一样,但是他却在一本书当中找到了知音。

毛主席曾经表示过,诸葛亮对于关羽的任用是错误的,虽然诸葛亮在此前制定的计策是正确的,抗击曹操联合东吴,但是在荆州守城大将的任用上却选择了用关羽,这一点是明显不合适,或者说是错误的。

因为诸葛亮不可能不清楚关羽的性格,关羽实在是太高傲了。关羽从内心当中对东吴就非常的看不起,所以把关羽放在荆州,相当于是诸葛亮自己否定了自己此前制定的方针。

也正是由于关羽太过傲气,没有守住荆州,最后还白白的丢了性命。从这个角度来看,关羽的死完全和诸葛亮脱不开关系,甚至也正是由于诸葛亮的安排才最终丢了荆州,失去了关羽。

如果真的在当时换成一个能力非常平庸的将领,按照诸葛亮此前制定的方针,最起码也不会丢了城池,而关羽则更不用死。

其实大多数人对诸葛亮都有误解,有太多的人将诸葛亮奉为第一军神,似乎诸葛亮料事如神,在军事方面的造诣无人能及。

但其实这是一个误解,诸葛亮在许多方面,例如政务方面的确表现出色,但是在军事方面的能力在三国并不算是顶尖。

之所以大多数人有这样的想法主要是由于三国演义的影响。如果诸葛亮真的像三国演义当中形容的那么神,他还真的有可能带领着大军统一三国。

而诸葛亮最终没有统一三国,很多诸葛亮的粉丝其实都将原因归结于不得其时。而且诸葛亮选用关羽造成的影响不仅仅是这么简单,由于关羽在刘备心目当中的地位实在是太过特殊了,关羽一死,那么刘备和孙权就不可能握手言和。

也正是由于关羽死了,这两大集团彻底对立。本来他们就面对着共同的敌人,那就是虎视眈眈的曹操,而且曹操在当时属于一家独大,如果联合孙权,那么双方可能都会有一定的生存空间,在后面慢慢的发展,未必没有可能。

但是关羽的死却直接葬送了所有的可能性。除了错用关羽之外,还有所有人都知道的马谡,明知道街亭如此重要,但是却将其防守的职责交给了马谡,而他的内心当中又清楚的知道马谡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却让整个北伐的成果付诸东流,让所有人的努力全部功亏一篑。诸葛亮这一次错用马谡带来的影响和错用关羽造成的影响几乎是相当的。两次用错人,两次给刘备集团带来了毁灭性的打击。

而反观被誉为诸葛亮一生之敌的司马懿,在许多军事造诣方面却表现得极为出色。虽然在三国演义当中,司马懿被塑造成了一个胆小懦弱不敢出战的人。但事实却是司马懿却并没有真正的吃什么大亏。

而在军事指挥方面,诸葛亮也曾经犯过大的错误。当时大将魏延曾经给诸葛亮提过一个建议,集中优势的兵力直捣关中。

这个计策在当时的情况下,成功的概率是非常高的,毕竟曹操方面没有任何的防备,而诸葛亮这边可以将兵力更加的集中,但是最终他却没有听取这个最正确的意见建议,选择了分散兵力。

要知道当时诸葛亮的兵力和曹操的兵力根本就没有办法比较,双方之间的差距本来就悬殊,结果还分散兵力,这相当于是主动放弃了自己的优势。

不仅如此,毛主席在研究赤壁之战的时候也曾经表达过自己的看法,毛主席对于赤壁之战的定义是吴魏赤壁之战,从这个定义就可以看出来,在这其中其实并没有诸葛亮太多的事。

而之所以诸葛亮成为赤壁之战的首要功臣,也是由于三国演义的描述。再加上三国演义被定义为四大名著,在民间的普及率非常高,所以越来越多的老百姓在内心当中已经完全认定了三国演义当中对于诸葛亮的设定。

而毛主席却站在一个更加客观以及更加全面的角度重新对诸葛亮的能力,以及功过进行了解读。

0 阅读:55
时说历史

时说历史

时说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