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开车行驶时,要走右边的车道,不过,在民国时期,却不是这样的,而是经过了好几次变化。
在上个世纪初,全国各地的交通规则是不一样的,比如在南方,受英国的影响比较多,汽车是走左边车道的,而在北方,受美国的影响比较多,就是走右边车道的。
从上世纪30年代开始,蒋介石推行“新生活运动”,引进了很多西方先进的制度,在交通规则上就是采用的英国的制度,规定全国统一走左车道。
所以,在30年代到40年代中期,中国人开车都是走左边车道的,跟现在不一样。
那么,什么时候又改成了走右边车道呢?就是1946年1月1日。
在二战后半期,中国得到了美国的大力援助,在很多方面也开始向美国学习,其中就包括交通规则。
尤其是1945年二战结束后,中国引进了美国的大量汽车,因为美国汽车和英国汽车不一样,所以,在驾驶规则上也必须要改变,国民政府就规定,从1945年10月1日起,改用美国的交通规则,一律走右车道。
不过,走了10多年的左车道,一下子换成右车道,是很难适应的,而且刚刚抗战结束,还有大量的接收工作要做,没有多余的力量来做交通的工作,国民政府就把这个规定延后到了1946年1月1日。
新中国建立后,也继续沿用了这个规定,倒不是为了学美国,而是在学苏联,因为苏联也是这样的规则。
至于香港仍然保留着走左车道的习惯,是因为香港长期都是英国的殖民地,使用的自然也是英国的交通规则,后来回归后,也可以保持50年不变。
不过,日本作为美国最忠心的小弟,在很多方面都在学美国,但是交通规则却是学的英国,跟美国完全相反,不知道是什么居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