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1年,渣滓洞的看守黄茂才被判处死刑,行刑当天,黄茂才突然大喊:“别杀我!我为江姐做了很多事情,我是无辜的!” 在中国战乱频繁的年代,黄茂才出生于一个贫苦的农民家庭。童年的黄茂才曾偶然目睹过一次地下党的秘密活动。那天,他在河边玩耍时,看到几个穿着朴素的知识分子模样的人在一处偏僻的小屋聚会。透过窗缝,他听到他们激情讨论着如何改变国家命运、如何让穷苦人过上好日子的话题。虽然年幼的黄茂才并不完全理解这些话的含义,但这次偶遇却在他心中种下了一颗同情革命的种子。 随着战事的扩大,征兵壮丁成了各地农村的噩梦。黄茂才的母亲深知儿子若被抓去当兵,凶多吉少,便四处托人找关系,最终让他在一个单位当了打杂的员工。 由于机缘巧合,他被调派到了渣滓洞监狱当看守。在审讯室里传出的惨叫声让黄茂才夜不能寐。现实与监狱长灌输的观念形成了鲜明对比,黄茂才的内心开始动摇。 1948年6月,一位名叫江竹筠的女性革命者因叛徒出卖被捕,关进了渣滓洞。江姐的坚贞不屈给黄茂才留下了深刻印象。无论敌人如何严刑拷打,如何威逼利诱,她都坚守原则,宁死不屈。 一次,黄茂才趁其他特务不在,偷偷给江姐送了一碗水,并小声表示愿意在能力范围内提供帮助。江姐起初对他保持警惕,担心这是敌人设下的圈套。但随着接触的增多,江姐逐渐意识到黄茂才确实是个心地善良的人,是可以争取的对象。 随着信任的建立,黄茂才开始为江姐和其他革命同志传递信息和物资。他利用看守的身份,在监狱内外来回穿梭,成为革命者与外界联系的重要纽带。 黄茂才还冒险帮助江姐治疗因酷刑造成的伤口。他偷偷弄来药品和绷带,在夜深人静时为江姐包扎伤口。更为大胆的是,他私下记录下江姐被刑讯的证据,希望有朝一日能将这些罪行公之于众。 1948年深秋,黄茂才因母亲重病被迫请假回家。这次离开对他而言是一次无法挽回的遗憾。当他处理完家事匆匆赶回渣滓洞时,迎接他的是一个残酷的现实:江姐已经被敌人残忍地杀害了。 更糟糕的是,黄茂才的行为已经引起了国军干部的怀疑。虽然他平时小心谨慎,没有留下明显的证据,但敌人对他的盯梢越来越紧。国军高层终于在一次会议上决定解除黄茂才的职务,理由是"思想不坚定,与犯人过于亲近"。 离开前的最后一天,黄茂才以整理工作为由回到监狱,与狱中同志们做了简短而沉重的告别。有位同志偷偷将一封信塞到他手中,恳求他带出去交给地下党组织,希望能尽快营救狱中的革命者。黄茂才将信藏在鞋底,冒险带出了渣滓洞。 然而,他还是晚了一步。就在黄茂才将信送到联络点的当晚,国民党特务对渣滓洞实施了大屠杀,上百名革命同志惨遭杀害,只有极少数人侥幸生还。 1949年,新中国成立。黄茂才凭借自己有限的文化知识,在一所乡村小学谋得了一份教师职位。他勤勤恳恳教书育人,希望能在和平年代为祖国的建设贡献一份力量。 然而,1951年的一天,几名公安人员突然闯入黄茂才的教室,当着学生们的面将他逮捕。原来,有人检举他曾是渣滓洞监狱的特务,参与了对革命者的迫害。更为严重的是,他被指控参与了对江姐的酷刑和谋杀。 在法庭上,黄茂才极力辩解自己的清白,但无奈证人已死,证据难寻。当年能为他作证的革命者,大多已在大屠杀中牺牲。法院最终以"反革命罪"判处黄茂才死刑,限期执行。 行刑那天,天气阴沉。刑场四周站满了围观的群众,有人咒骂,有人默哀。黄茂才被押上刑场,双手被反绑在背后,面对的是黑洞洞的枪口。 就在行刑人员准备下达最后命令的瞬间,黄茂才突然仰天大喊:"别杀我!我为江姐做了很多事情,我是无辜的!"执行人员面面相觑,最终决定暂缓行刑,将黄茂才关押起来,进行进一步调查。 黄茂才虽然逃过一死,但此后的十三年都在监狱中度过。1964年,因表现良好,他获得了提前释放的机会。然而,走出监狱的黄茂才并没有获得真正的自由——"杀害江姐帮凶"的罪名如同一块沉重的石头,压在他的身上。 他多次向政府部门写信申诉,描述自己当年在渣滓洞的所作所为,却总是石沉大海。他也不断寻找当年渣滓洞的幸存者,希望能找到为自己作证的人。这一过程充满了挫折——有的人已经去世,有的人不愿提及那段痛苦记忆,更有人听说他的"罪名"后拒绝与他见面。 1981年的一天,他终于在成都找到了曾在渣滓洞被关押过的曾紫霞。曾紫霞一见到他就认出了这位曾经暗中帮助过狱友的看守,当听说黄茂才这些年的遭遇后,曾紫霞当即表示愿意为他作证。 在曾紫霞的帮助下,更多渣滓洞的幸存者站了出来,他们联名撰写证明材料,向有关部门反映黄茂才的真实情况。1982年,在充分调查取证后,司法部门最终为黄茂才平反昭雪,撤销了所有不实指控,并授予他"革命功臣"的荣誉称号。
1951年,渣滓洞的看守黄茂才被判处死刑,行刑当天,黄茂才突然大喊:“别杀我!我
墟史往事
2025-04-10 14:44:53
0
阅读: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