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某中医:90年代初的赵大夫,心里很清楚,小范就是个简单的腰部软组织扭伤,根本不用拍片子。但是2000年后,出了件“大事”,叫做【举证责任倒置】,发生医疗纠纷打官司,患者无需提供证据,医生必须提供详尽的证据,证明他没有过错。这就很容易导致百密而一疏,缺少了哪个检查项目,医生惨败,医院赔偿,也催生出“专业医闹”职业。赵大夫让小范拍片子,目的是排除有无骨折、有无肿瘤癌症等,尽量规避风险,尽管他心里非常明白,应该是没什么大事,但小范也必须得拍。 为了尽最大限度避免检查疏漏,也因为彼时医院都在扩大规模、负债累累,在法律风险和经济效益“双重促进”下,无论看什么病,尽可能把化验、检查项目,都给病人做了,落“袋”为安。患者化验报告单“袋”,医院钱“袋”,都鼓鼓囊囊。 我国进入“化验检查”看病时代,医生慢慢养成了开各种单子习惯,患者慢慢也培养出了看病“必须化验”的习惯。 这场轰轰烈烈的“化验检查革命运动”,彻底改变了医生看病的作业方式,“听诊器成了医生拍照时才拿出来挂脖子上的服饰道具”,仪器设备的化验检查结果,几乎成了唯一诊断依据。 也让新一代很多患者,完全不知道赵大夫和赵主任,下一步都应该做的事是:【动手查体】。 这就回到了我之前说过的,“诊断三要素”话题,“症状+查体+影像片”,骨科诊断,缺一不可。 我在网上,刷过上百位骨科医生的短视频,几乎所有骨科医生,都是只讲“症状+影像片”,很少有人拍摄和讲解“查体”是什么东东,演示查体该怎么操作,把“三要素”砍掉了一要素。 我一直没能找到哪位中国骨科医生,视频完整演示一遍“腰疼患者查体”过程。 只找到下面视频这位“外国西医”,相对完整的查体操作和讲解。 视频黄颜色文字,各种×××试验、×××征,就是我之前讲过的“阳性体征或阴性体征”检查,视频后半段大量出现,所以必须耐心看完。
北京某中医:90年代初的赵大夫,心里很清楚,小范就是个简单的腰部软组织扭伤,根本
地缘冲突舆美食
2025-04-12 08:24:38
0
阅读: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