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金刚钻,不揽瓷器活,说的就是省级非遗技艺:锔瓷工艺! 锔瓷工艺是一种古老的民

讯原聊你好 2025-04-12 10:54:25

没有金刚钻,不揽瓷器活,说的就是省级非遗技艺:锔瓷工艺! 锔瓷工艺是一种古老的民间手艺,主要用于修复破损的瓷器。应该说有瓷器的时候就应该有这门手艺。 从《清明上河图》中出现的锔瓷匠人可推断,至少在宋代,锔瓷技术已较为成熟。并在明清时期达到鼎盛。并发展了不少流派,主要有山东派、河南派和河北派。主要工艺包括找碴对缝、定位点记、打孔、制作锔钉、锔钉固定、补漏等。 现在这门手艺都主要用于古旧文物的修复,传人是越来越少了,但手艺也越发值钱了,有的文物破损后,经过他们的修复身价百倍。 记得鲁迅的小说《风波》中有关于补碗的片段:七斤的小孙女六斤在晚上因辫子问题引发的风波中,被母亲呵斥后吓了一跳,不慎将饭碗摔破。第二天,七斤将打破的饭碗拿到城里去修补。由于碗的缺口较大,补碗匠使用了十六个铜钉进行修补,每个铜钉三文钱,一共花费了四十八文小钱。 在小说的结尾处,六斤“捧着十八个铜钉的饭碗,在土场上一瘸一拐的往来”——有前后不一致的情况,鲁迅后来在信件中提到这是笔误,并请求改正。 鲁迅在1926年11月23日给未名社李霁野的信中提到这一笔误,他表示:“六斤家只有这一个钉过的碗,钉是十六或十八,我也记不清了。总之两数之一是错的,请改成一律。”根据小说中的描述,补碗时应使用十六个铜钉,与花费的四十八文小钱相符。 有趣吧,这段记录和他在社戏中的农村生活民俗的描写,我记得特别清楚。非遗文化 陕西

0 阅读:0
讯原聊你好

讯原聊你好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