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普|“读”懂一棵树👀🌲
猫小欣评文学
2025-04-12 15:18:09
《如何阅读一棵树》特里斯坦·古利 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 青豆书坊
🌲双封,线装可平摊,中间有若干彩页。书签扫码可加载小程序,附有线上图片等拓展。
🌲三部分
「阅读树木的艺术」
强调阅读树木并非鉴定树种,关键在于识别并理解特定的形状和特征,而非执着于树木名称。
树木犹如大地的代言人,其呈现的地图受温度、土壤、水分等多种因素综合影响。
树的形状独一无二,受遗传、环境和时间共同作用。随着时间推移,树不断长大,形状改变,多数老树粗糙且不对称。
树枝从树干到末端逐渐变细,长短树枝分工明确,南侧树皮有时会长出类似眼睛的形态。
树木还有B计划,修剪也是一种自我保护方式。
风也会在树上留下痕迹,风折可能致命,还会形成树旗、产生风洞效应,甚至可用于导航。
树干形态多样,越粗壮通常越古老,会增生木材,也或弯曲、倾斜、分叉。
树桩里的年轮蕴含着历史,如同时间旅行的艺术,树根形状各异。
「如何观看一棵树」
树叶蕴含丰富信息,千奇百怪的形状反映不同程度的水、光、风、热条件。
叶子存在对钩效应,同一棵树不同侧面的叶子形态不同,姿态也不同,桤木叶子高扬,柳树叶子低垂。
叶子也有年龄之分,不同部位表现不同,强光下会反光,呈现深浅不一的绿色甚至蓝色,秋天还会变黄,且每片叶子都有独一无二的叶脉。
树叶还能透露周围动植物的信息。
树皮有薄厚、颜色之别,会换皮且有奇特纹理,树皮上的肿块和凸起有些是树木不健康的表现。
季节和树的关系也很微妙,不只有传统四季,春季有分红浅绿,花与果实,仲夏还会出现第二春等。树还可作为树标,拥有自己的微型生态。
「读懂树木的密语」
讲述树向我们传递的信息,以及树种识别等内容。
🌲很有趣的一本书,多图讲解,有专业的知识讲解,也穿插诸多趣闻,语言风趣生动。
作者引领读者从上到下、从外到里全面描述一棵树,涵盖形态、颜色、叶子、树枝、树根等各方面的特征与差异。
静下心来观察一棵树,从细微之处窥见广阔世界,颇有“一叶一菩提”的意境。在那些鲜有人留意的地方找寻意义,是科普,是艺术,也是治愈。
仿佛重回小时候,对万物充满好奇的时光,想要认真观察一棵树了~(σ゚∀゚)σ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