凌晨三点的光标在屏幕前明明灭灭,像极了暗夜里的萤火虫。许多创作者都经历过这样的时

璃光月影文化 2025-04-12 18:08:02

凌晨三点的光标在屏幕前明明灭灭,像极了暗夜里的萤火虫。许多创作者都经历过这样的时刻:敲下的每个字都沉入流量的深潭,激不起一丝涟漪。有人问,这样的坚持是否还有意义? 不妨看看张颂文拍戏时在菜市场捡烂菜叶的背影。那些年他总说“观众还没准备好认识我”,却把每个龙套角色都磨成镜子,照见众生相。二十年寂寂无名,一朝《狂飙》破云而出,人们才惊觉那些无人问津的时光,原是参天乔木的根系在默默生长。 莫言曾在部队仓库用纸箱垒成书桌,路遥也在延安窑洞就着煤油灯写《人生》。流量池里的泡沫总在黎明前消散,但字句间流淌的月光永远澄澈。 最近重读《世说新语》,嵇康锻铁时迸溅的火星,何尝不是另一种绝响。去年拜访龙泉铸剑村,老师傅说一柄好剑要在炭灰里埋三年:“你以为的冷灶,其实是天地在替你淬火。”那些阅读量背后的零,或许正是命运在为我们腾空计量单位。 总记得小时候在绍兴老宅,看祖母用陈年酒坛腌梅子。她说最醇厚的酒,往往诞生于无人问津的陶瓮。或许创作者都该学学西湖边的百年香樟——不必与樱花争春日,自有年轮在静默中丈量苍穹。当你不再数算年轮,年轮自会为你作证。 无收益也要坚持 创作收益 创作者收益 原创有收益

0 阅读:0
璃光月影文化

璃光月影文化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