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2日,乌克兰战略工业部部长格尔曼·斯梅塔宁在“乌克兰武器2024”新闻发布会上表示,2024年乌克兰“深度打击”(Deep Strike)无人机的产量相较于2022年提高了22倍,反电子战设备的产量增长了340倍。 斯梅塔宁表示,“就‘深度打击’无人机而言,我们去年的产量增长了22倍。根据提交给最高拉达的可持续发展计划,今年我们的目标是一年生产3万架。目前我们的生产进度符合计划,今年就能实现这一目标。” 斯梅塔宁还指出,2024年乌克兰反电子战设备的产量增长了340倍,地面机器人系统的产量比2023年增加了15倍。“这将是今年的一个关键转折点。我们必须实现军队的机器人化。” 关于FPV无人机,斯梅塔宁称,乌克兰去年生产了220万架,并且今年乌克兰制造商的产量还会进一步增加。“作为一个国家,我们现在能够生产大约1000万架FPV无人机。这里最重要的不是产量的增长,而是零部件的国产化,如今这些零部件已经在乌克兰境内生产了。” 斯梅塔宁特别提到,在导弹武器领域,乌克兰去年出现了许多新型武器装备,特别是指“火焰喷射器”“地狱”“鲁塔”“猎豹”等无人机导弹。“如果在前年我们作为一个国家,还只能生产一种有翼导弹,那就是‘海王星’导弹……去年我们有了很多新产品,武器产量比2023年提高了8倍。” 关于弹药方面,斯梅塔宁表示,去年生产了240万发迫击炮和炮弹,产量增长了2.4倍。此外,“博格丹”自行火炮也有了创新。“我们有了一个新版本——牵引式‘博格丹’。如今,作为一个国家,我们生产的自行火炮和牵引火炮数量,比自由世界所有国家的总和还要多。去年我们的产量增长了3倍。” 斯梅塔宁称,去年乌克兰出现了324种经过编码的新产品。如今乌克兰的生产负荷约为50%,“如有军事需求,我们还能进一步提高产量。” 斯梅塔宁表示,“去年我国的国内生产总值(GDP)增长了3.9%,其中国防领域的增长贡献了整整三分之一——乌克兰GDP增长的1.27%来自国防领域。”去年乌克兰国内有718家军工产品制造商。如今,乌克兰境内的大多数企业为私营制造商,只有13%的制造商为国有性质。“去年,所有武器和军事装备的52%是由私营制造商生产的,如今他们的生产能力比国有军工综合体还要大。尽管国有军工综合体去年也在持续增长。”如今,参与武器和军事装备生产、设计、现代化改造和维修的“国防”领域工作人员超过30万人。 斯梅塔宁称,实际上,去年乌克兰生产的武器和军事装备价值90亿美元。部长指出,今年“我们已经看到了增长——到今年年底,我们有能力使乌克兰国内的武器和军事装备产量达到350亿美元的规模”。
乌克兰空军司令部的表态,让乌克兰支持者一时半会不能接受,因为乌克兰空军表示,乌克
【4评论】【2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