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者高志凯这两天可火了。在回应美国记者关于 “中国失去美国15%市场” 的问题时,毫不犹豫的一句回答 “我们不在乎”,透露了巨大的民族底气与自信。他回答记者的这番话,我觉得可以写进教科书,不仅彰显出中国学者的硬气,更巧妙地展现了深厚的语言艺术与战略智慧。我是个不会说话,说话还直来直去的人,但对高志凯的这番话,我简直顶礼膜拜。我们分析一下: 第一通过历史对比,借文明厚度消除焦虑。 高志凯很直接地说:“中国都存在 5000 年了,美国在这期间大部分时间还没影呢。” 他这么一对比,把中国文明的源远流长和美国短暂的历史放在一起,一下子就突出了中华文化强大的韧性。同时,也巧妙地化解了西方用 “市场威胁论” 制造的焦虑。这种对比,可不是要贬低美国,而是想让国际社会重新思考中国的发展逻辑。中国从来都不是只依赖某一个市场,一直以来,都是把眼光放在全球,要让全世界都成为自己的市场。 第二打断对话的“无礼”,掌握话语主动权。 中国领导人或学者被西方记者“无礼地打断”我们太熟悉了,但这此高教授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太痛快了。美国媒体设下 “中国损失论” 的陷阱,高志凯没等记者把话说完,就直接打断回应。这看似“无礼”,实则表达了“强硬”的态度,用现场即视感生动演绎主动打破话语圈套的逻辑。这种做法,打破了常规一问一答的被动局面,把话题引到了对中国文明底蕴的探讨上,让对方不得不进入我们的叙事逻辑里。 第三简洁有力的表达,传递“不在乎”十足的底气。 “我们不在乎”,就这简简单单几个字,却把中国面对西方施压时从容不迫的态度表现得淋漓尽致。这可不是盲目自信,而是有历史依据的。从古代丝绸之路到现在的全球供应链,中国经济从来没有因为外部封锁就停下脚步,反而经常把别人设的 “封锁线” 变成自己发展的 “新赛道”。 第四直击逻辑漏洞,反问揭露双标。 高志凯在之前的采访里,多次用反问回击西方的荒谬言论,像质问 BBC“数据是从哪来的?” 这次虽然没有直接反问,但通过 “5000 年” 的对比,暗暗否定了美式霸权的逻辑。他用历史事实,揭露了西方把短期优势当作能永远主导世界的错误认知。 第五是文化自信,从历史贯通到现实。 从提到 “5000 年文明”,再到说中国 “再延续 5000 年,这句话的言外之义我就不解读了,是个人都能听出来。高志凯把文化自信、战略自信以及把中国人的决心都亮出来。这份自信可不是嘴上说说,中国从农业文明发展成为工业强国,这一步步走来的成就,就是最好的底气,也难怪网友们都纷纷表示 “我们靠智慧和勤劳创造辉煌”,产生强烈共鸣。 网友热评: “老高这话太提气了!历史告诉我们,只要坚持就能胜利。” “真正厉害的语言艺术,就是用对方能懂的方式,讲好我们自己的故事。” “只有读懂中国这 5000 年,才能真正理解今天的中国。”
中国学者高志凯这两天可火了。在回应美国记者关于“中国失去美国15%市场”的问
三棱心爱文学
2025-04-13 17:56:55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