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17年,朱德被任命为靖国军第2军第13旅旅长,在进驻泸州后,他拍下了这张珍贵

寻墨阁本人 2025-04-14 14:47:49

1917年,朱德被任命为靖国军第2军第13旅旅长,在进驻泸州后,他拍下了这张珍贵的照片。 照片上的朱德头戴绒帽,身穿皮毛大衣,脚穿锃亮的皮鞋,打扮得既时尚又得体。 确实,当时的朱德不过参军4年,但由于他在云南陆军讲武堂学习时就受到了革命的影响,因此他积极投身辛亥革命,在清王朝覆灭后,窃取胜利果实的袁世凯竟不顾国人反对,坚持要倒行逆施复辟称帝,于是朱德又参加了护国战争,而他也凭着卓越的战功成为了远近闻名的滇军名将。 被任命为少将旅长后,朱德却时常感到苦闷和困惑。 一方面当时时局动荡,军阀混战旷日持久,让朱德意识到这种没有政治目标,只会加剧百姓的苦难,而他作为一名军人,也只能像个工具人一样盲目地服从命令,无休无止地打下去。 好在朱德担任旅长期间,四川境内约有2年时间无大规模战事,朱德便利用这段时间安抚民心,鼓励生产,并清剿土匪及解闷民困等。 不过,这些作为仍不能解决朱德的困惑,因为他志在“创造一个中华民族的民主共和国”,但怎么才能实现这一愿望却并没有可借鉴之处,于是他通宵达旦地博览群书,但始终寻找有到答案。 直至“五四运动”爆发,一些新思潮和新思想的进步书籍大量被传播时,朱德才从中接触到了马克思主义思想和无政府主义思想等,这些新思潮如展开一片新天地,让朱德产生了极大的兴趣。 这时朱德结识了《民国日报》的记者孙炳文,孙炳文描述的共产主义思想,让一直在摸索中的朱德仿佛看到了一线光,于是他把孙炳文引为了莫逆之交,不仅经常和他在一起学习,而且还聘他为部队的咨参。 孙炳文也很欣赏朱德,在得知他丧偶后,更是把外甥女陈玉珍介绍给他,从而解决了他的婚姻问题。 那时朱德的仕途正高歌猛进,他先后被提拔为云南陆军宪兵司令和云南警务处长兼昆明公安局局长等职务,位高权重服生活富足,但此时的他却已经决定要抛弃高官厚禄,无论如何也要去国外看看哪种新思想有益于国家独立和人民幸福。 1922年,朱德离开云南回到四川,军阀杨森得知后,立刻向他抛出橄榄枝:只要他肯加入麾下,立刻任命他为师长。 杨森一直很欣赏朱德的军事才干,所以为了招募他也是开出了极为诱人的优厚条件。 但早就厌倦了军阀混战,一心只想要寻找真理的朱德毫不迟疑地拒绝了杨森。 随后,朱德前往北京与孙炳文汇合,原本在孙炳文的引荐下,朱德有机会见到李大钊,可惜李大钊去了南方,于是他们转道上海,并见到了陈独秀。 一路上看到了许多苦难百姓的朱德此时已经决心加入共产党,所以他在见到陈独秀后表现得非常激动,以至于不善言辞的他竟侃侃而谈,不光谈到了自己的履历,也讲述了对共产主义的个人见解。 不过,原本带着希望而来的朱德却被陈独秀拒绝了。 原来,陈独秀觉得朱德长得五大三粗,又是国民党党员,还是哥老会成员,便觉得他背景复杂,且又有旧军阀习气,因此无论如何也不能相信这样一个军阀部队出身的人,能舍弃荣华富贵来加入穷人的党。 被陈独秀拒绝后,朱德备受打击,他自问:难道军阀部队出身的人就没有革命的资格了吗? 其实直到此时,杨森还在力邀朱德到川军部队去当师长。 原本杨森和朱德就是故知,又是中学同学,此时的他是重庆警备司令部司令,又是川军第二军军长,他太需要军事人才来帮助他完成他成为“四川王”的野心了。 所以杨森对朱德说,先弄个师长当当,以后等部队发展壮大了,再弄个军长、司令干干绝不成问题。 不过高官厚禄在朱德眼里已如粪土,为寻求真理的他最终于1922年和孙炳文等人踏上了前往德国的征程,并在那里遇到了影响他一生的人周恩来,且在周恩来的介绍下,终于如愿以偿地加入了共产党,从此开始了他的革命生涯。

0 阅读:114

猜你喜欢

寻墨阁本人

寻墨阁本人

路虽远,行者将至; 事虽难,做则可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