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军三大主力的名称分别是红一方面军、红二方面军和红四方面军,他们共同组成了解放军的最初班底。 但不知道你有没有注意到,在红一、红二方面军之后,为什么没有红三方面军,而是直接跳到了红四方面军,这似乎不符合常理,红三方面军到底哪去了? 要回答这个问题,不得不提到一个人:彭德怀!没错,就是那个后来在朝鲜和美军掰手腕的人,因为他,这才缺了红三方面军! 井冈山革命时期,有一个非常重要的事件:朱毛红军会师!朱德率领南昌起义的一部,经湘南暴动后,上井冈山和教员领导的秋收起义部队会合,组成后来闻名海内外的朱毛红军,这段历史相信很多伙伴了解过。 但你知道吗?要算起来,井冈山时期会师的队伍有三支,除了朱毛这两支,还有一支就是彭德怀带上来的! 彭德怀原来是湘军的团长,只不过他早已厌倦了军阀混战,深知连年战争不仅没有拯救黎民百姓,反而给他们带来了沉重的负担,在共产党员段德昌、黄公略的帮助下,1928年7月22日,彭德怀率部在湖南平江领导了著名的“平江起义”,之后这支部队被改编成红五军,并于这年的年底,也上了井冈山和朱毛会师,自此,井冈山的综合实力又增强了! 红军发展的速度很快,但因分散在闽赣、湘鄂西、湘鄂赣、鄂豫皖等地,番号也没有统一,有一些部队的番号都重合了,中央一看这也不行呀,不方便统一指挥和管理,于是在1930年5月,决定将各地的红军分别编成第一,第二、第三,第四军团,其中第一军团是以朱毛红军的红四军为主组建的,第三军团则以彭德怀的红五军为主。 整编成四个军团只是第一步,中央还准备根据发展的情况,以这四个军团为基础,扩编为第一方面军、第二方面军、第三方面军和第四方面军,可以下辖若干个军团。之后也是按照这个方案走,只不过各方面军成立的时间就没有统一了,有的早,有的晚! 最早组建的是第一方面军,在红一军团成立三个月后,就迅速扩编成了方面军的建制,由朱德任总司令,教员亲自担任政委,第一方面军也就是我们后来常说的“中央红军”! 继第一方面军之后的是第四方面军。1931年1月,鄂豫皖的红一军和红十五军在河南商城会师后,先是合编成红四军,年底与皖西的红二十五军会师后,就直接组建了第四方面军,由徐向前担任总指挥,陈昌浩担任政委。 之后成立的是第二方面军。1934年10月,贺龙领导的第二军团和萧克领导的第六军团在贵州印江会师,接下去为了方便统一协调指挥两军的行动,成立了一个总指挥部,由贺龙担任总指挥,任弼时为政委,之后的近两年时间,第二军团和第六军团都是由这个总指挥部来指挥的,直到1936年7月。 当时,第二和第六军团和红四方面军会师了,只不过这个时间点有些尴尬,因为张国焘正在闹分裂,擅自带着部队南下,但作为南昌起义总指挥的贺龙,立场非常地坚定,听从中央的指示,将二、六军团组成了第二方面军,总指挥仍是贺龙,但政委换成了关向应。 这时伙伴们一定会问,这长征都快结束了,第三方面军怎么还没有组建起来? 如果按照中央原来的方案,第三方面军应该由彭德怀的第三军团来组建,成立的时间也要和第一方面军差不多! 其实要算起来,第一方面军还是1930年8月,第一军团和第三军团在湖南会师后,由彭德怀提议成立的,只不过他有很强的大局意识,认为眼下第三军团不适合单独扩编成第三方面军,还是直接编入第一方面军为好,不仅方便指挥,也是革命的需要,因为彭德怀的坚持,最后将第三军团编入了第一方面军。 于是,第三方面军就没有成立了! 中央红军长征之前,中革军委曾有组建第三方面军的设想,把新成立的第七,第八、第九和第十军团合编成第三方面军,只不过最后没能实施,原因是第五次反围剿接连失利,这几个军团分散了,有的组成“红军北上抗日先遣队”,有的则跟着中央红军长征,两支部队路线和方向都不同,自然也无法合编! 因为彭德怀的高风亮节,不在乎那一官半职,眼里只有革命,所以第三方面军从始至终都没有成立,红军的主力变成了第一方面军、第二方面军和第四方面军! 在长征途中,红三军团是大部队的先锋,逢山开路遇水搭桥,损失很大,到陕北后不久,缩编成一个师,归红一军团的建制;全面抗战爆发后,红军三大主力改编成八路军,彭德怀当年亲自带出来的这支部队,改编成115师343旅686团。 作为主力部队,686团长期跟着115师行动,解放战争时期,686团的班底除少部分编入中野,其余的基本都成了东北野战军第一纵队的组成部分,从北打到了南。彭德怀解放大西北的时候,其实手里并没有多少他从平江起义带出来的老部队,只不过这并不影响他消灭马家军。
红军三大主力的名称分别是红一方面军、红二方面军和红四方面军,他们共同组成了解放军
爱吃凉拌菜
2025-04-14 15:08:43
0
阅读: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