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辈子,我只能是萨达姆的女人。”17岁成为萨达姆最后的情人,被锁在行宫,想逃却逃不了的曼西亚,为何在萨达姆死后,还如此深情? 曼西亚,17岁就被锁进萨达姆行宫的女人,命运像被硬生生拧成了一团乱麻。她想逃,却逃不掉,萨达姆死后,她却轻声说:“这辈子,我只能是他的女人。”这份深情让人摸不着头脑——是爱得太深,还是被困得太久? 曼西亚·哈泽尔,一个普通伊拉克女孩的名字,却因为萨达姆·侯赛因变成了一个传奇。她的人生轨迹从15岁那年开始拐弯,1982年3月,萨达姆到她学校视察,她站在操场上,小脸涨红,既紧张又崇拜。那时候的萨达姆在伊拉克是神一样的存在,她从小听他的“丰功伟绩”,心里早种下了敬仰的种子。那次见面,她大胆地盯着他看,还主动介绍自己,萨达姆记住她了。这一眼,成了她命运的分水岭。 从那以后,萨达姆开始关注她。他以总统身份频繁视察学校,每次都特别留意她。曼西亚家里条件不好,父亲体弱多病,萨达姆派人送物资、药品,甚至安排医生上门。她感动得不行,觉得这是天大的恩赐。那两年,她对萨达姆的感情从崇拜慢慢变了味儿,少女心动,误以为这就是爱。她开始主动写信给他,字里行间全是爱慕,后来还鼓起勇气打电话倾诉。萨达姆呢,也许觉得她单纯有趣,也许早就看上了她,17岁那年,她被接进了他的行宫。 17岁的曼西亚进了行宫,眼前是华丽的宫殿、成群的仆人、吃不完的美食,她一度觉得自己像童话里的公主。萨达姆对她挺好,给她最好的待遇,但代价是自由。她不能随便出门,家人想来看她都得层层审批。刚开始,她觉得这是被珍视的证明,心里还甜滋滋的。可时间长了,她发现这地方就是个金光闪闪的笼子。萨达姆忙起来就不见人影,留下她一个人对着高墙发呆。她听说过他对敌人的狠辣,也见过他对下属发火的样子,那种冷酷让她心里发毛。她想逃,可门外的卫兵、墙外的未知,都让她退缩了。 日子久了,她慢慢看清萨达姆不是她想象中的英雄。他有妻子、有孩子,她只是个可有可无的附属品。她开始害怕,怕自己哪天惹他不高兴就没命了。但她已经陷得太深,离开的念头只能想想,没法行动。她依赖他给的一切,物质上的、情感上的,早就没了独立活下去的底气。 1995年,曼西亚的人生彻底翻车。她哥哥苏尔坦因为参与叛乱被抓,她也被牵连,扔进了监狱。昨天还是行宫里的宠儿,今天就成了阶下囚。她哭着求萨达姆放过她,可他连看都不看她一眼。那一刻,她终于明白,自己在他眼里啥也不是。监狱里的日子不好过,但她熬下来了。2003年,萨达姆政权倒台,她被放了出来。那时候她怕得要死,跟记者说:“只要他活着,我就一天不得安宁。”她是真的怕,怕他随时回来找她算账。 2005年,萨达姆被执行绞刑,她才算松了一口气。噩梦结束了,她却没像别人想的那样彻底放下。她拒绝所有追求者,淡淡地说:“这辈子,我只能是萨达姆的女人。”这话一出,外界炸了锅,有人觉得她是痴情,有人觉得她是被洗脑了。可她的深情到底哪来的? 首先,得说那段初恋的影响。15岁时对萨达姆的仰慕在她心里扎了根,那时候的她单纯,把崇拜当成了爱。后来进了行宫,虽然日子不好过,但萨达姆给她的宠爱是实打实的。她从一个普通女孩变成了“总统的女人”,这种身份的落差让她觉得自己跟别人不一样了。那几年,她的世界只有萨达姆,他是她的天、她的地,离开他她都不知道自己是谁。 再者,被锁在行宫的日子改变了她。十几年没有自由,她习惯了依赖,习惯了被安排一切的生活。萨达姆给她的不仅是物质,还有一种复杂的情感——既有恐惧,也有感激。她恨他把她关起来,可也忘不了他曾经的好。这种矛盾的情绪混在一起,成了她剪不断理还乱的牵绊。 最后,可能是对过去的妥协。萨达姆死后,她自由了,但她已经40多岁,青春没了,家也没了。她没法像普通人那样重新开始,过去那些年就像烙印,抹不掉。她说自己只能是他的女人,也许不是真有多爱,而是她找不到别的身份去定义自己。她的人生被萨达姆填满,剩下的只有空壳。 曼西亚的故事听着挺唏嘘,一个普通女孩因为一场偶遇,被卷进权力的漩涡。她没得选,只能被推着走,最后连自己都搞不清爱恨。她不是什么浪漫传奇的主角,就是个被命运摆弄的普通人。萨达姆对她来说,既是恩人又是恶魔,这种复杂的关系让她没法简单地放下。她后来的生活很平静,但平静里透着点悲凉——自由了,却不知道怎么活。 她的深情,不是那种轰轰烈烈的爱情,更像是被时间和经历磨出来的执念。她15岁时的心动是真的,17岁时的幻想也是真的,可后来的痛苦和恐惧也是真的。这些真真假假混在一起,成了她甩不掉的影子。她说自己只能是萨达姆的女人,也许是她对青春的悼念,也许是她对命运的认命。
“这辈子,我只能是萨达姆的女人。”17岁成为萨达姆最后的情人,被锁在行宫,想逃却
运赛过去
2025-04-15 00:04:43
0
阅读: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