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7年,中国最后一名“皇妃”李玉琴,探望狱中的溥仪,见到溥仪,李玉琴心中的那个念头越发清晰:离婚,一定要离婚! 1957年,李玉琴走进抚顺战犯管理所,看到狱中的溥仪,那个曾经高高在上的“皇帝”如今成了囚犯。她心里翻腾着一个念头:离婚,一定要离婚!曾经的“皇妃”与“皇帝”,如今命运天差地别,这段婚姻怎么就走到了这一步? 李玉琴1928年7月15日出生在吉林省长春市郊区的一个穷苦家庭。家里靠父亲给传教组织当翻译、母亲种田和经营小片丝绸农场糊口,日子过得紧巴巴。尽管家境贫寒,她的家族却和清朝皇室有点渊源——外曾祖母做过咸丰皇帝女儿的奶妈,母系祖辈也在宫廷干过活,还世代行医。这点背景在她后来的命运里埋下了伏笔,但小时候的她可没想过这些。 童年时,李玉琴跟着父母搬进长春城里,开始断断续续上学。先在教堂识字班混了点基础,后来进了民众讲习班,1942年考进伪满新京南岭女子优级学校。那会儿她才14岁,学习成绩不算拔尖,但也算努力。可惜还没读完书,人生就被一张照片彻底改变。1943年,溥仪的第三任妻子谭玉龄去世,日本顾问想让溥仪娶个日本女人来加强控制,溥仪没同意,而是从60多张女学生的照片里挑中了15岁的李玉琴。她就这样稀里糊涂被带进伪满“皇宫”,成了溥仪的“福贵人”。 进了宫,李玉琴的生活完全变了样。溥仪给她定了“二十一条”家规,全是清朝的老礼数,每天早上得给他请安,穿戴繁琐的宫服,连走路说话都得按规矩来。她住的地方叫同德殿,规矩多得让人喘不过气,连和家人联系都被禁止。一次她想藏起妈妈寄来的布鞋,结果被发现,溥仪还拿笤帚打了她手心。那时候的溥仪,已经不是清朝的皇帝,也不是真有实权的傀儡,满脑子都是过时的皇室架子,对李玉琴来说,这种日子就是个大牢笼。 再说溥仪,当时在伪满洲国当“皇帝”,其实就是日本人手里的提线木偶。他性格懦弱又固执,对李玉琴不算多坏,但也谈不上什么感情。两人年龄差了22岁,生活背景更是天上地下,根本没共同语言。李玉琴15岁入宫时,还是个没见过世面的小姑娘,溥仪却早被权力和失败折腾得心灰意冷。这样的婚姻,从一开始就注定是个悲剧。 1945年8月,日本投降,伪满洲国垮台,溥仪带着李玉琴等人跑路。他们逃到通化市临江县大栗子沟时,溥仪宣布退位,那一刻他彻底成了没落贵族。不久之后,李玉琴和他失散,被东北抗日联军抓住。军队把她带到营地,她在那儿写了离婚声明,算是和过去做了个了断。后来家人把她接回长春,结束了两年多的宫廷生活。那时候她才17岁,虽然自由了,但和溥仪的婚姻关系还没正式解除。 溥仪呢,被苏联红军抓走,在苏联关了几年。1950年他被引渡回中国,关进抚顺战犯管理所接受改造。那会儿的他,已经从“皇帝”变成了囚犯,生活全靠别人管,连说话做事都得看人脸色。李玉琴回长春后,先是回了趟家,后来找了点零工干,日子虽然清苦,但比宫里强多了。 1957年2月,李玉琴听说溥仪在抚顺战犯管理所改造,决定去探望他。那天她走进管理所,看到溥仪穿着灰色囚服,头发花白,整个人瘦得不成样子。两人聊了几句,溥仪提到在苏联时盼着回国,可回国后却怕被处决,语气里满是无奈。李玉琴听着,心里五味杂陈。她看到的是一个落魄的男人,和当年那个“皇帝”判若两人。 这次探监让李玉琴彻底下定决心:这段婚姻不能再拖下去了。她和溥仪的感情早就没了,剩下的只有一纸名义上的夫妻关系。对她来说,离婚不是抛弃谁,而是给自己一个重新开始的机会。那一刻,她觉得自己不是在跟溥仪告别,而是在跟过去十几年的束缚说再见。 探监回来后,李玉琴开始张罗离婚。她跑到抚顺市河北区人民法院,把自己的经历跟院长李国章说了个遍。从15岁被迫入宫,到伪满崩溃后的颠沛流离,再到如今想过自己的日子,她说得平静却坚定。院长听完挺惊讶,但也没多为难,答应帮她处理。经过几次沟通,法院受理了她的请求。 1957年5月,离婚手续终于办完。李玉琴拿到判决书那天,感觉心里一块石头落地。她没多停留,把文件塞进兜里就回了家。回到家,她把判决书交给母亲,两人没多说话,但都明白这意味着什么。从此,李玉琴彻底摆脱了“皇妃”这个身份,成了一个普通人。 离婚后,李玉琴在长春市图书馆找了份工作,每天骑自行车上下班,生活简单却踏实。1958年,她认识了长春广播电台的职工黄毓庚。两人聊得来,慢慢走到一起,婚后生了一儿一女。她和黄毓庚一起操持家务,带孩子,日子过得平淡但幸福。对比宫廷里的压抑,这才是她想要的生活。 2001年4月24日,李玉琴在长春去世,享年73岁。她走的时候,家里人都在身边。虽然晚年身体不好,但她没留下什么遗憾。从“皇妃”到普通劳动者,她用自己的选择活出了不一样的人生。
1957年,中国最后一名“皇妃”李玉琴,探望狱中的溥仪,见到溥仪,李玉琴心中的那
运赛过去
2025-04-15 00:14:17
0
阅读: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