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一季度,东盟继续稳居中国第一大贸易伙伴地位,进出口总额达1.71万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7.1%,占中国整体外贸比重提升到16.6%。2024年,双边贸易总值达6.99万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9.0%,连续第五年互为最大贸易伙伴,中国在电子、汽车、机械等领域已形成较为完善的产业链和产业集群,大部分产能处于中端及中高端水平。
2025年一季度,中国对东盟出口的平板显示模组、汽车零配件、锂电池等产品增速都超过20%。东盟国家在劳动密集型等中低端产业上具有比较优势,同时在农产品、资源型产品方面也具有独特优势。2025年一季度,中国自东盟进口的农产品526.5亿元人民币,增长13.8%,进口的自动数据处理设备零部件、印刷电路、纺织原料等也保持增长。
制造业产品占中国与东盟贸易的比重达到90.1%,显示出双方在制造业领域的深度合作。在数字经济、绿色经济、供应链互联互通等新兴领域,双方也不断拓展互利合作。中国—东盟自贸区3.0版:谈判已实质性结束,双方将在数字经济、绿色经济、供应链互联互通等新兴领域加强合作,进一步降低供应链布局成本,优化资源配置效率。
自2022年生效以来,推动了区域贸易自由化水平和货物贸易规模的稳步提升,为中国与东盟的贸易合作提供了更高水平的制度保障。中老铁路运行三年多来,累计开行货物列车超过5万列,西部陆海新通道铁海联运无缝衔接,实现了“下船即上车、下车即上船”,大大提升了物流效率。
2025年一季度,中国以铁路、公路、水运、航空运输对东盟的进出口分别增长了37%、23.2%、5.8%和16.4%。中国是东盟的第二大外国投资来源地,2023年对东盟直接投资流量251.2亿美元,同比增长34.7%。东盟也是中国吸引外资的重要来源地,2023年东盟在华投资新设企业2887家,同比增长3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