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议员怒斥特朗普关税政策美国议员对特朗普关税政策的批评主要如下:
一、政策混乱与反复无常
缺乏战略规划
民主党参议员伊丽莎白·沃伦(Elizabeth Warren)指出,特朗普的关税政策“根本不存在计划,只有混乱和腐败”,其做法类似于“向经济泼油漆”,试图对所有国家征收关税却无明确目标。例如,特朗普政府先是豁免智能手机和电脑关税,又称“豁免只是转移类别”,三天内政策三次转向,导致企业难以规划供应链。
决策随意性与利益输送嫌疑
议员们质疑关税豁免清单的制定存在政治操弄。沃伦称,豁免政策明显偏向政治献金企业,例如半导体行业获得豁免后股价异常波动,特朗普家族被曝在政策调整期间通过股市套现300亿美元,引发“以权谋私”的质疑。
二、经济负面影响
企业与消费者双重受损
制造业回流失败:众议员罗·卡纳(Ro Khanna)批评关税未能将制造业带回美国,反而推高电子产品价格。例如,美国73%的智能手机依赖中国生产,若加征145%关税,iPhone售价可能暴涨40%至2300美元。
通胀与消费降级:关税导致美国CPI上升5.2%,家庭年均支出增加3800美元,中低端手机销量预计下跌5%。
产业链断裂:美国唯一不锈钢啤酒桶制造商因钢铁关税裁员1/3,惠普、戴尔等企业因供应链混乱暂停投资计划。
农业与贸易关系恶化
美国大豆出口量因中国反制下降60%,农业出口损失或超200亿美元。欧盟、加拿大等经济体宣布反制措施,例如欧盟对美征收260亿欧元关税,加拿大对美汽车加征25%关税。
三、国际信誉与盟友疏离
议员批评关税政策削弱美国国际形象。例如,共和党参议员汤姆·蒂利斯(Tom Tillis)在听证会上质问:“当你说要对盟友加税时,农民该怎么办?”此外,中日韩罕见团结应对美国政策,被指“经济愚蠢”并损害美国在亚洲的战略联盟。
四、国际反制与全球影响
中国与欧盟的强硬回应
中国对美商品加征34%关税,并实施稀土出口管制,直接影响美国军工和新能源产业。欧盟则对谷歌、亚马逊征收数字税,并威胁扩大反制范围。
全球经济连锁反应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警告,若关税战持续一年,全球GDP将损失2.8万亿美元,相当于澳大利亚经济总量的两倍。
特朗普的“对等关税”政策被批评为“短视且破坏性”,其混乱决策、经济反噬及国际孤立效应引发美国政商两界的广泛反对。议员们的批评不仅聚焦于政策本身,更指向其背后的腐败嫌疑和对民主制度的冲击。未来,国会与白宫的博弈、国际反制措施的升级,或将成为全球经济格局重塑的关键变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