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亲家见面,最重要的就是一个“稳”字。 尤其是第一次见面,更是要做到“稳重不失礼”。 以下这“三不说”,真的得记住, 越是不说,越能赢得尊重,还能被对方高看一眼!
01 不说自家孩子的缺点。 现实里,很多人见到亲家,嘴巴控制不住,啥都往外倒。 尤其是谈到自己孩子,觉得自己说点孩子的缺点,显得诚实可靠。 可是,这样做,往往会带来麻烦。 我楼下有个阿姨,第一次见亲家时,闲聊中提到儿子的坏习惯; 结果对方亲家一听,脸色就变了。虽然嘴上没说什么,心里早有了疙瘩。 后来,对方亲家不放心,总觉得闺女嫁过去吃亏, 三天两头打电话,让闺女警惕,怕被欺负。 小两口也开始因为这些争执,婚后矛盾不断。 其实,亲家见面,尤其第一次见面,别过分自揭短处。 哪怕孩子有些缺点,也不要急着坦白。 毕竟,日子是孩子们过的,亲家不用知道那么细。 这样做,不仅能避免矛盾,还能留给对方一个好印象。
02 不说对方家的短板。 亲家见面,免不了聊聊家常,谈谈两边的情况。 有些人,心直口快, 一听对方亲家说到家里的一些事,立马接话:“嗨,你家那谁啊,我听说他脾气不太好吧?” 这一句话,直接让气氛降到冰点。 我认识的一个大姐,第一次见亲家时,正聊到对方家里的亲戚。 她忍不住吐槽:“你那大儿子,我听说上次在单位跟人吵架了,还打人呢。” 对方亲家当场脸就黑了“你什么意思?第一次见面就揪着我们家的糗事不放?” 结果呢,关系一下子就僵了,后来亲家之间再无来往。 孩子们夹在中间,也特别难受。 现实里,家丑不外扬,更何况是别人家的事。 你要是嘴上没把门的,戳了对方痛点,那就是在挑衅。 人家以后心里有疙瘩,不往你家跑了,甚至让孩子少走动,婚后关系怎么能好呢?
03 不说两家家庭条件差距。 亲家见面,谈钱是最敏感的话题, 尤其是谈到两家经济条件时,千万别说:“我们家可没你们有钱啊。” 也别反过来说:“我们家条件比你们家好得多。” 有些人心思简单,觉得说实话就好, 但是这样一比较,不是自贬就是抬高,反而让人心里不舒服。 我邻居大爷,第一次见亲家时,喝了点酒,直接来一句: “咱俩家条件差不多,我儿子是实在人,嫁过来你闺女不吃亏。” 对方亲家脸色当场变了,心里嘀咕: “我姑娘是跟你儿子过日子,不是来比条件的!” 现实里,家庭条件这种事,根本没必要拿出来说, 谁家有钱谁家没钱,心里有数就好。直接挑明,容易让人误解为在攀比, 尤其是自谦或者自傲,都可能给对方留下不好的印象。 到时候还得孩子跟着操心,调和两家关系,何必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