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把一个App做得像家居杂志一样高级
程序员八哥
2025-04-16 02:05:10
这是一个真的做到了“让人想一直住在App里”的App
今天就从专业设计角度,拆解一下它为什么这么有质感——
1. 色调搭配:把“光”当作主角来设计
整套UI采用的是暖色调为主的琥珀橙 + 深灰渐变背景,搭配柔和的灯光渐变,这种配色让人一眼联想到黄昏时客厅的氛围光。
亮度控制页面,采用半圆滑轨+大面积留白,让“光的明暗”成为视觉重心,而不是一堆冷冰冰的开关。这种设计背后,是对“情绪设计”的深刻理解。
2. 字体与排版:视觉安静的关键
整个界面基本只用了一种无衬线体(如 SF Pro / Roboto),字重统一控制在 Light 和 Medium 之间,字号控制得也很克制,没有出现超过 24px 的“喊话式标题”。
配色方面,文字几乎全部采用白色或浅灰,避免与主色调抢戏。这种“不过度强调”的排版方式,反而让界面更耐看。
3. 空间留白:留给手指和情绪的余地
三栏式布局中,每一个卡片组件都有足够的上下留白(至少16-24px),点击区域和视觉元素之间也不过于紧凑。这种“呼吸感”,不仅提升了可读性,也更符合智能家居的慢节奏生活方式。
特别是在温控面板和灯光控制页中,大图标+进度控件+简洁的文案排列得恰到好处,没有一点多余感。
4. 图标规范:统一风格,不做装饰品
图标设计统一采用线性风格,线宽一致(大约1.5px),不混用描边与填充,保证了视觉语言的连贯性。即便是功能图标也都克制使用,完全避免了“图标滥用”的通病。
比如Home、温度、WiFi这些图标,都做了最小表达,弱化了存在感,让整体UI更显“静”。
5. 动效与反馈:精致的细节感知
虽然图片里无法直接看到动效,但从UI结构可以推测:
• 亮度调节很可能是“缓动”类型的动画(滑动过程中带有减速感)
• 温控旋钮应该带有渐变环形动画反馈
• 切换房间/设备时,可能有淡入淡出的过渡动效
这种微动画设计在提升交互体验的同时,也赋予了界面“生命感”。
6. 背景模糊与玻璃拟物感:克制地使用高级感
界面底部导航、温控卡片等区域使用了玻璃态模糊(Glassmorphism)风格,加入了微弱的半透明与阴影。这种处理让组件仿佛“漂浮”在背景之上,提升了空间层次感。
但它并不泛滥——这才是设计高级感的关键:该突出时突出,该隐退时隐退。
总结一句话:
真正的好设计,不是堆元素,而是删到只剩“舒服”。App开发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