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敢对台湾动武,就对中国大陆加征150%至200%关税!"美国曾这样威胁中国,如今眼看着关税来到临界点,不少人表示这是个收复台湾的好机会,然而收复台湾最大的阻碍并不是美国…… 时间回到2024年10月,特朗普在竞选过程中语出惊人,声称如果当选总统,一旦大陆对台湾动武,就将对大陆征收高达150%-200%的关税。 这番言论虽然并不新鲜,却在岛内外引发不小震动。 要知道,每逢大选,玩弄"台湾牌"是美国政客的惯用伎俩。只是这回特朗普的表态,让一向热衷渲染"中国威胁论"、强调"美台防务关系"的美国主流媒体也有些"措手不及"。 毕竟在特朗普看来,台湾问题与其说事关意识形态,不如说更多地是经济利益的博弈。 或许,正如有学者指出的那样,特朗普执政时期对台湾并不上心,大多数对台政策都由幕僚主导。 商人出身的他认为台湾"抢走"了美国的芯片生意,台当局理应支付所谓的"保护费"。 联想到他曾多次指责日韩"占美国便宜",威胁要大幅提高驻军费用,这番逻辑也就不难理解了。 快进到2025年4月,中美贸易战愈演愈烈,关税水平不断攀升。面对美方步步紧逼,中方毫不示弱,针锋相对,奉陪到底。 许多人不禁想到,眼下这个当口,会不会是解决台湾问题的良机?毕竟照这个势头下去,特朗普先前设想的150%-200%关税也指日可待了。 然而现实远非如此简单,诚然,从大的方面看,美国阻挠统一的能力在减弱。 一方面,全球化的激流已不可逆转,中美经济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关税战最终伤敌一千、自损八百。 另一方面,中国的国际地位和话语权持续上升,统一的外部环境总体向好。 但我们也要看到,台湾问题的症结从来不在美国,而在岛内。统一需要两岸同胞的共同努力。 放眼台海,"台独"势力仍在叫嚣,两岸同胞的心还没有真正靠近。单纯指望美国松手,无异于本末倒置。 况且,历史一再证明,美国从不会放弃一张可资利用的牌。 事实上,特朗普的表态恰恰反映出他把台湾问题当作与大陆博弈的筹码。 他的言论也在提醒我们,美方从未真心实意地去考虑过台湾的利益,他们眼里只有自身的政治算计和经济私利。 "棋子"也好,"弃子"也罢,不过是局中人的权衡取舍罢了。 不过变化也在悄然发生,2024年福建舰航母编队首次环台演训时,台股单日跌幅不足0.7%,远低于1996年台海危机时的13%。 而大陆“融合式统一”的实践已在福建等地取得突破,仅2024年就有47家台企将总部迁往平潭,这些企业用脚做出的选择,比任何政治口号都更有说服力。 回头看美国的关税威胁,反倒像是一面照妖镜。它既照出了美国将台湾工具化的本质,也暴露出其遏制中国手段的捉襟见肘。 当加征关税沦为周期性政治表演时,其威慑力早已被时间稀释。 如今台湾街头热议的不再是“美国会不会来救”,而是“半导体产业转移后怎么办”,这种议题的转向,或许才是历史进程最真实的声音。 统一从来不是简单的军事算式或经济博弈,它更像是一场关于人心的持久战。 当岛内年轻人开始比较厦门与台北的租房价格,当台商发现长三角的物流效率比新竹高30%,这些具体而微的体验正在默默瓦解那道无形的心理防线。 至于美国挥舞的关税大棒,说到底不过是全球化退潮中的一朵浪花。它能溅湿行人的衣角,却改变不了潮水的方向。
"敢对台湾动武,就对中国大陆加征150%至200%关税!"美国曾这样威胁中国,如
紫蓝谈社会趣事
2025-04-16 04:12:24
0
阅读: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