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校长太聪明了!”4月14日,江苏淮安,一中学校长想让孩子们在食堂吃得放心,脑

笔杆子说 2025-04-16 08:14:15

“这校长太聪明了!”4月14日,江苏淮安,一中学校长想让孩子们在食堂吃得放心,脑子一转,想出个办法,聘请学生家长来管理食堂,如今,食堂近一半员工都是在校学生的妈妈 ,另一半则是毕业学生的家长,网友:“建议全国统一试用!” (信息来源:《江苏一中学食堂“妈妈餐厅”聘请学生家长,近一半员工是在校学生的妈妈》) “食堂阿姨,我的糖醋排骨呢?怎么又没有!”小明失望地盯着餐盘,这样的场景在许多学校食堂都很常见。不过,江苏淮安的一所中学却让学生们感到“甜蜜的烦恼”,因为食堂菜品实在是太丰富了。这所学校的食堂是如何从人人抱怨的“问题食堂”变成令人羡慕的“模范食堂”的呢?答案是:家长们与学校一起努力,对食堂后厨进行了一次彻底的变革。 校园食品安全让家长们特别不放心。“鼠头鸭脖”事件更让大家提心吊胆,现在很多家长对学校食堂已经不太信任,一提到食堂就觉得有问题。以前的食堂管理方式也暴露出不少毛病:学校没有管好监督工作,食堂信息也不公开,家长和学校沟通起来也不方便,所以食堂问题经常出现,但很难彻底解决。 家长们对食堂的食品安全问题格外警惕,像防小偷一样密切关注;而学校方面也处处提防家长过度干预学校管理,如同防大灰狼一般小心谨慎。双方互不信任,在这种心态下,学校和家长之间形成了一种紧张的对峙局面,你防我躲,互相猜疑,仿佛在玩一场“猫捉老鼠”的游戏。 为了改变食堂的问题,淮安这所中学的校长想出了一个新办法——让家长们来管理食堂。学校优先聘用在校学生的家长,负责从买菜、做饭到餐具消毒的整个流程,确保食品安全。更特别的是,学校还组建了家长监督小组,每周安排家长突击检查食堂的各个环节。有些家长甚至自带食品检测设备,直接检测食用油的质量。 一系列措施实施后,食堂景象焕然一新:阿姨们给菜不再吝啬,菜的份量明显增加,就连红烧肉都变成了大块的,令人食欲大增。 更令人惊喜的是,学校尝试了家校共同管理的新方法。所有食材的价格都公开透明,家长可以参考市场价格进行比对,就像“砍价”一样,保证食材的采购价格是公道的。更让人称赞的是,学校还允许家长定制菜品,学生们可以吃到自己喜欢的食物。家长们会根据孩子们的喜好来设计菜单,甚至像“蚂蚁上树”这样比较特别的菜肴,也能出现在学生的餐盘里。 一位家长在朋友圈分享孩子的午餐:“今天做了妈妈亲手做的糖醋排骨,孩子吃得特别开心!”,评论区一下子被大家纷纷询问做法和表示羡慕的信息淹没。 “后厨革命”不只是让饭菜更好吃。它更重要的是重新建立信任,拉近学校和家长之间的距离,让大家不再互相猜疑,而是像一家人一样为了孩子共同努力。家长们不再只是在网上抱怨,而是可以亲身参与到学校的管理中来。通过这种方式,他们重新信任学校,也更愿意为学校的发展出一份力。 学校食堂不再只是简单吃饭的地方,它也成为了家校合作教育的延伸,可以看作是“第二课堂”。在这里,孩子们学习了解食品安全知识,培养动手劳动的习惯,懂得珍惜粮食、感恩他人付出。 但是,这种改变也面临着一些实际问题。学校要怎么给参与管理的家长发工资?这会不会让学校的开销变大?参与管理的家长会不会特别照顾自己的孩子?时间长了,家长们的热情降低了,学校要怎么保证管理水平不下降?对于这些问题,学校也想了一些办法。比如,家长员工的工资会参考市场行情,并且通过减少不必要的环节来节省成本;会成立一个由外部人员组成的监督小组,保证所有的事情都是公平公正的;学校还打算把家长参与管理的事情写进学校的规章制度,让这种模式能够长期坚持下去。 这场“后厨革命”,不只是教学方式的新尝试,更是探索社会管理的一种途径。它展现了学校和家庭合作的巨大潜力,也能给其他学校提供参考。当每个家庭都积极参与到学校事务中来,孩子们才能真正生活在一个共同建设、共同受益的美好环境里。那么,这种模式是否可以在全国范围内推广,彻底解决学校食堂的问题,并且对社会产生更深远的积极影响呢?

0 阅读:0
笔杆子说

笔杆子说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