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5年许世友逝世,向守志不肯在悼文上署名,聂凤智怒:你对谁有意见! 1985年的

鉴史忆往呀 2025-04-16 11:36:50

85年许世友逝世,向守志不肯在悼文上署名,聂凤智怒:你对谁有意见! 1985年的秋天,南京市的解放军总医院里,开国上将许世友正在接受治疗。这位在中国军事史上留下浓墨重彩一笔的将军,此时已经被确诊患上了癌症。 他的老部下、同为南京军区高层的聂凤智多次前来探望,并建议将许世友转到北京治疗。北京的医疗条件更好,也有更多的专家可以会诊,但许世友却坚持不肯离开南京。 对许世友来说,南京早已是他的第二故乡。从担任南京军区司令员开始,他在这座古都已经生活了几十年,对这里的一山一水都充满了感情。 许世友一直都是这样的性格,认定的事情九头牛都拉不回来。即便是病重期间,这样的性格特征依然没有任何改变。 1985年10月,许世友的病情急剧恶化。这位曾经叱咤风云的开国上将,最终在南京的医院里走完了自己79年的人生。 消息传到北京,中央很快对许世友的身后事做出了安排。考虑到种种因素,中央决定不为许世友举行正式的追悼会。 这个决定在当时的军队高层中引起了不小的议论。作为一位开国上将,许世友的军旅生涯可以追溯到红军时期,资历之深在开国将领中都属于第一梯队。 中央对许世友的安葬方式也做出了特殊安排。与其他高级将领普遍采用的火葬不同,许世友采用的是土葬方式。 在宣传报道方面,各大媒体也都收到了具体指示。除了一些基本的消息发布外,对许世友的相关报道都要从简,不能做太大的渲染。 在许世友去世后不久,南京军区的内部出现了一些微妙的变化。时任南京军区司令员的向守志对于许世友的相关报道持谨慎态度。 向守志和许世友的军旅背景有着明显的不同。向守志出身于刘伯承、邓小平领导的第二野战军,而许世友则是陈毅麾下第三野战军的主力将领。 这种来自不同系统的差异,在和平时期并不明显。但在一些重大事件的处理上,还是会或多或少地影响到各方的决策。 南京军区的主要将领,大多数都是来自第三野战军系统。许世友和聂凤智就是其中的代表人物,他们在军区内部有着广泛的影响力。 向守志虽然是军区司令员,但作为第二野战军系统的将领,在处理一些敏感问题时显得格外谨慎。特别是在许世友去世后的宣传报道问题上,更是如此。 许世友生前的一些争议,也是向守志持谨慎态度的原因之一。在1979年的对越自卫反击战中,许世友担任东线指挥官。 虽然东线战事最终取得了胜利,但伤亡数字却远超西线。这个问题在军内引起了不小的议论,一些人认为这与许世友的指挥风格有关。 许世友的性格在军内是出了名的强硬。他在担任军区司令员期间,经常因为脾气暴躁而与部下发生冲突。 这种强硬的作风在战争年代或许是优点,但在和平建设时期却容易引起争议。特别是在一些重要决策的制定过程中,他的独断专行更是让一些同志感到不满。 正是这些历史遗留问题,让向守志在处理许世友身后事宜时显得格外小心。他既要考虑许世友的历史功绩,又要顾及各方的不同意见。 南京军区的宣传部门也深知这一点。在处理相关新闻报道时,他们宁可做得不足,也不愿意做得过头。 这种态度直接影响到了对许世友悼文的处理。尽管聂凤智写的悼文情真意切,但军区内部刊物迟迟不敢刊登。 向守志的这种态度,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当时军队内部的复杂关系。不同历史背景的将领之间,即便在和平时期也存在着微妙的差异。 对于许世友的评价,不同系统的将领也有着不同的标准。有人看重他的革命功勋,有人则更在意他后期的争议表现。 在许世友去世的消息传出后,王震将军专门找到了聂凤智。两位老将军谈起许世友的一生,王震建议聂凤智写一篇文章,既是对许世友的纪念,也是对这段历史的记录。 聂凤智回到家后立即开始写作,整整写了两天两夜。这篇长达9000多字的悼文,记录了许世友从红军时期到对越反击战的点点滴滴。 文章首先被送到了《解放军报》,很快就获得了发表。这让聂凤智感到欣慰,但当他把文章送到南京军区的内部刊物《人民前线》时,却遇到了意想不到的阻力。 《人民前线》的编辑部收到文章后,迟迟没有发表的动静。时间一天天过去,许世友去世已经好几天了,这篇悼文依然没有见报。 聂凤智多次向军区反映这个问题,但得到的都是模棱两可的回答。这位脾气一向温和的老将军终于忍不住发火了。 他直接质问相关负责人:"人都走了这么多天了,悼文却没有刊登,这是要搞什么?你们这样的做法,要针对谁?"这番话说得在场的人都不敢作声。 聂凤智和许世友的交情可以追溯到红军时期。在长期的共事过程中,聂凤智是少数敢于直接和许世友争辩的人。 正是这种深入的了解,让聂凤智在和许世友共事的几十年里,既能坚持自己的观点,又能和许世友保持良好的关系。许世友也正是因为聂凤智的直言不讳,才格外信任他。 面对聂凤智的强烈反应,向守志最终指示宣传部门发表了这篇悼文。

0 阅读:325

评论列表

陈一尘

陈一尘

2
2025-04-21 20:45

许世友将军的根是鄂豫皖红四方面军,抗日时期统一改编为129师,许将军曾是386旅陈赓大将的副手,后来才到山东发展,只是在三野序列下,但不可否认典型的二野血脉

鉴史忆往呀

鉴史忆往呀

欢迎关注,跟着小编一起看历史小故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