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7年,教育家叶公超与堂妹发生不正当关系,导致婚姻破裂。此后,妻子袁永熹选择

趣叭叭 2025-04-16 13:57:29

1977年,教育家叶公超与堂妹发生不正当关系,导致婚姻破裂。此后,妻子袁永熹选择了离开。到了叶公超晚年,他却期望妻子能够回到他身边,可袁永熹却选择不去参加他的葬礼。 叶公超出生于1904年,来自一个书香门第家庭。十四岁那年,他便被家人送往美国留学,开启了他的海外求学生涯。 他先后就读于美国高中和大学,后又进入英国剑桥大学和法国巴黎大学深造。在国外的求学经历,让叶公超练就了一口流利的英语,为他日后的事业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1926年,年仅22岁的叶公超回到中国,在北京大学担任英文系讲师。在那个时期,他的英语水平可以说是首屈一指,他不仅精通英国文学、英国戏剧,还擅长创作英文诗歌。 他的教学方式独树一帜,以朗读课文为主,要求学生自己查字典解决问题。这种看似简单的教学方法,却培养出了一批又一批的优秀人才。 在他的教导下,季羡林、卞之琳、杨振宁、钱钟书、穆旦等后来在中国文化界和科学界有重要影响的人物,都曾是他的学生。这些学生的成就,也印证了叶公超教学方法的独特之处。 随着时间推移,叶公超的才华得到了更多人的认可。他的英语水平和外交才能引起了国民党高层的注意,被任命为外交部部长。 在担任外交部部长期间,叶公超展现出了卓越的外交才能。1958年,他更是被任命为驻美全权大使,这个职位在当时的台湾可以说是举足轻重。 然而,叶公超性格直率的一面也在这期间显露无遗。他曾多次在公开场合批评蒋介石,甚至在美国私下称蒋介石为"狗"。 这种直言不讳的性格,让他在政治圈中树敌不少。尽管如此,由于他的能力实在出众,即便是蒋介石得知他的不敬言论后,也仅仅是将其罢黜,而没有采取更严厉的惩罚措施。 1931年,叶公超与才女袁永熹结婚,开启了他们的婚姻生活。这段婚姻初期还算和睦,两人育有一子一女,分别取名叶彤、叶炜。 然而,叶公超的性格缺陷很快就在婚姻生活中显露出来。他对妻子要求严苛,脾气也十分暴躁,经常因为一些小事就对妻子大发雷霆。 在一次与好友吴宓共进晚餐时,叶公超仅仅因为饭菜不合口味,就当着客人的面指责袁永熹。这种行为不仅让在场的吴宓感到尴尬,也在夫妻之间埋下了隔阂的种子。 战争时期,叶公超一家搬到昆明居住。他们住在一处大院子里,因为物资匮乏,需要自己种植蔬菜维持生活。 但叶公超却让身体抱恙的妻子和子女承担了所有的农活。即便袁永熹生病了,也不得不继续下地干活,这种情况让前来探访的吴宓都看不下去。 后来,袁永熹带着子女去了美国,这段异国分居成为了夫妻关系恶化的催化剂。在妻子离开期间,叶公超与自己的堂妹叶崇范走得越来越近。 叶崇范是叶公超叔父叶恭绰的养女,与叶公超并无血缘关系。她在叶公超遇到困难时给予帮助,两人逐渐产生了超越亲情的感情。 这段不正当关系很快传到了袁永熹的耳中。面对妻子的质问,叶公超显得犹豫不决,既不愿放弃与堂妹的关系,也不想结束与妻子的婚姻。 袁永熹最终做出了决定,她带着孩子彻底离开了叶公超。尽管两人的婚姻关系在法律上仍然存在,但实际上已经名存实亡。 叶公超与叶崇范的关系最终也没有修成正果。这段感情不仅毁掉了他的婚姻,也给他的名誉带来了严重的打击。 这一系列变故对叶公超的打击很大,他一度陷入颓废。虽然在朋友的鼓励下重新振作,投身外交工作,但他与家人之间的裂痕却再也无法弥合。 他的晚年生活可以说是一波三折。为了维持生计,他曾计划开设一家名为"二叶庄"的鸭面店,打算在店里销售鸭汤面、中国酒,以及自己的书画作品。 这个计划最终因为种种原因未能实现。在经济压力下,叶公超转而在台湾大学谋求一个教授职位,希望能够重返讲台。 然而,国民党对这位前幕僚的态度依然强硬。在政府的压力下,台湾大学不得不与叶公超解除聘用关系,这使得他再次失去了谋生的机会。 失去工作后的叶公超开始专注于绘画创作,以此来打发时间。他经常画竹子和兰花,这些作品也成为了他晚年生活的重要寄托。 随着年龄增长,健康问题也开始困扰着叶公超。1981年,他被送入台北荣民总医院治疗,但病情却不见好转。 1981年11月20日,叶公超在台北荣民总医院孤独地离世。 在叶公超去世后,他的妻子袁永熹没有出席葬礼,只是托人送来了一副挽联。这副挽联中写道"幽兰修竹泪痕深浅尽纵横"。

0 阅读:62
趣叭叭

趣叭叭

趣叭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