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5年,62岁陆小曼去世。翁瑞午的长女翁香光闻讯赶来,见四下无人,迅速解开陆小曼的衣扣,眼前的场景令她惊愕不已,忍不住感慨:凉薄之人终究没有好下场…… 1965年4月3日,上海华东医院的病房里,一位曾经惊艳了整个民国的名媛正在与死神搏斗,她就是陆小曼这个曾被胡适称为"北京不能不看的一道风景"的才女,此时已经形销骨立奄奄一息。 "我想和志摩合葬,"这是她生命中的最后一句话,没人知道在那一刻,她是否想起了34年前那个雨天,徐志摩乘坐的飞机坠毁在济南上空的消息,那时的她或许怎么也想不到,自己此生再也无法与挚爱相见。 当翁瑞午的长女翁香光赶到医院时,眼前的景象让她震惊不已,病房里空无一人,只有一具瘦骨嶙峋的遗体静静地躺在那里,她颤抖着手解开陆小曼的衣扣,看到的是一件露出棉絮的破旧棉袄,和布满针眼的皮肤,这个曾经光彩照人的交际花,如今却落得如此凄凉的下场。 "凉薄之人,终究没有好下场,"翁香光的这句话,道出了对父亲翁瑞午的心疼,作为陆小曼20多年的伴侣,翁瑞午倾其所有地付出,却始终无法撼动她心中徐志摩的位置。 令人唏嘘的是陆小曼的悲剧并非始于晚年,早在与徐志摩的婚姻期间,她就因奢侈的生活习惯备受争议,她特意请奶妈供应人奶,用豆腐擦脸美容,这些在当时看来近乎奢靡的行为,给徐志摩带来了沉重的经济负担。 然而,鲜为人知的是,陆小曼的奢侈并非单纯的虚荣,在那个动荡的年代,她的奢靡生活方式某种程度上是对生活不确定性的本能抵抗,她害怕失去,所以拼命抓住眼前能抓住的一切。 与翁瑞午的关系更是耐人寻味,她明确要求翁瑞午不得抛弃原配,这个看似善良的条件背后,或许暗含着她对婚姻的失望与对自由的渴望,她的家中处处是徐志摩的照片和遗像,却没有一张与翁瑞午的合影,这种刻意的区分,展现了她内心的真实选择。 到了晚年陆小曼沉迷鸦片,这个不为人知的秘密或许是她逃避现实的方式,但即便如此,她仍然在上海文史馆工作期间展现出非凡的才华,甚至在生命最后阶段还为成都杜甫草堂创作了四幅画作。 最具讽刺意味的是,她临终的愿望被徐志摩的长子徐积锴无情拒绝,"她不配,"这简单的三个字,否定了她一生的等待与思念,她的骨灰在殡仪馆搁置多年,最终因搬迁而下落不明,连最后的归宿都成了一个悬案。 1988年,在苏州东山华侨公墓,一座简陋的衣冠冢默默矗立,碑文只有简单的"先姑母陆小曼"几个字,这位曾经惊艳了一个时代的才女,最终也只能化作一个简单的名字,留在后人的记忆里。 对此,您怎么看?欢迎在下方评论区留言,麻烦您点击一下“关注”和“点赞”,方便您下次看到更加精彩的内容,祝您生活愉快,感谢支持。 参考资料:《陆小曼晚年生活揭秘:名媛凋零背后的悲凉真相》,《新民晚报》,2018年5月12日。
1965年,62岁陆小曼去世。翁瑞午的长女翁香光闻讯赶来,见四下无人,迅速解开陆
泡泡爱吃泡芙啦
2025-04-16 16:16:33
1
阅读:1010
用户18xxx18
人渣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