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0年12月21日,杜月笙的管家万墨林与人约好接头,孰料他刚一出现,四名大汉就向他围了过来,二话不说把他捆绑起来就塞进了汽车,之后扬长而去。 1937年上海沦陷,这座繁华都市表面上歌舞升平,暗地里却是各方势力的角力场,租界成了特殊地带,日伪政府、军统特工、青帮势力在这里展开着看不见的战争。 在这个风云诡谲的年代,有一个看似普通的管家,却在中国抗日史上写下了惊心动魄的一笔。 他就是万墨林,一个出身平凡的男子,若不是他母亲曾在危难之际救过杜月笙,他或许一辈子都只是个市井小民,命运的转折始于那本记载着190个重要人物电话号码的本子,万墨林过目不忘的本领,让杜月笙对这个憨厚的年轻人刮目相看。 从此这位目不识丁的管家开始了他的传奇人生,杜月笙将他培养成为心腹,逐步接触青帮核心事务,在上海沦陷后杜月笙远走香港,而万墨林则留守上海,暗中组织抗日活动。 鲜为人知的是万墨林在上海建立了一个庞大的情报网络,他利用杜公馆的影响力,在租界各处安插眼线,他还巧妙利用青帮与日本人的商业往来,获取军事情报,每一条重要信息都会通过特殊渠道传递到重庆。 1940年,万墨林策划了一次惊天行动,他说服了汪伪政府高官傅筱庵的私人厨师,利用一场精心设计的家庭丑闻,成功策反了这位大厨,最终傅筱庵这位曾经迫害同胞的汉奸,死在了自己最信任的人手中,这次行动不仅打击了敌人的嚣张气焰,更震慑了其他准备投敌的动摇分子。 然而,成也萧何败也萧何,万墨林最信任的下属朱文龙,在76号特务机关的威逼利诱下叛变了,1940年12月21日的那个寒夜,外滩国际大饭店门口,这位平日谨慎的管家,终究没能逃过精心设计的陷阱。 在76号的审讯室里,万墨林经历了常人难以想象的酷刑,老虎凳、辣椒水、电刑等刑具特务们轮番上阵,但让所有人意外的是,这个看起来并不起眼的管家,竟然成了76号最难啃的骨头。 "要么说出杜月笙的情报网络,要么就是死路一条,"面对审讯者的咆哮,万墨林只是冷冷一笑:"你们不懂什么是忠义。" 在狱中他用血肉之躯,保护了整个上海地下抗日网络的秘密,直到最后被转移到南京软禁,他始终没有吐露一个字,这种铮铮铁骨的精神让敌人肃然起敬。 历史的天平最终倾向了正义,在杜月笙运作下多方势力联手营救,万墨林终获自由,此后他销声匿迹,但他的故事却在上海滩流传开来,成为抗日历史上的一段佳话。 对此,您怎么看?欢迎在下方评论区留言,麻烦您点击一下“关注”和“点赞”,方便您下次看到更加精彩的内容,祝您生活愉快,感谢支持。 参考资料:唐宝林.《中国抗日战争正面战场作战记》.武汉:武汉出版社,2005.
1943年,新四军活捉了国民党副总司令韩德勤,陈毅愁眉不展,想装作不认识放他走,
【5评论】【17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