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总理讲过自己不是帅才,邓大姐也这样说,我们听了不舒服;主席和小平再这样讲,我们曾感到委屈。现在回想起来,是传统文化、传统观念影响我们的结果。
谁位高,谁就位尊德高;谁官大,谁就本事大、贡献大。中国过去就是这种观念,这个毛病。改变不容易。雷锋只是一个班长,说起他全国没人不知道,但百分之九十九的人不知道他的军长、师长是谁?话又说回来,许多人还是想当军长不想当班长,所以说改变不容易。
抗日战争时期, 周恩来是中共中央驻国民党统治区的总负责人, 也是党从事统一战线工作的主要代表。他为实现第二次国共合作, 坚持两党共同抗日, 既进行了辗转数地的长期艰苦谈判, 又进行了有理有利有节的艰巨斗争。他不断加强同民主党派、地方实力派和民族工商业者的交往, 努力巩固和发展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共同抗日, 为推动全民抗战, 赢得中国人民近百年来第一次抗击外来侵略的民族解放战争的完全胜利作出了卓越贡献。
在解放战争时期, 周恩来继续与国民党进行艰苦谈判, 并直接领导国统区开展争取和平、保卫和平、反对内战、反对独裁的民主运动, 使之成为内战爆发后进行自卫战争和解放战争之外的第二条战线。国共谈判完全破裂后, 他返回延安, 转战陕北, 协助毛泽东运筹帷幄, 成为其指挥全国解放战争特别是三大战役的主要助手。在全国革命胜利到来之际, 他参与筹划新中国蓝图, 主持起草《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中华人民共和国宣告成立, 他为之毕生奋斗的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实现了第一步目标。
周恩来作为开国总理, 为了中国人民的福祉和中华民族的复兴夙夜吐哺, 奉献了自己的全部智慧和精力
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第二步奋斗目标, 是彻底改变国家贫穷落后面貌, 实现繁荣富强和人民共同富裕。这个任务更艰巨、更困难、更漫长。周恩来为它呕心沥血, 披肝沥胆。
( 一) 励精图治, 心系人民。周恩来说过: 我们这些人一辈子就是为国家、为人民拉车啊! 一息尚存, 就得奋斗。因此, 不管面临怎样的狂风巨浪, 他夙夜吐哺建设, 为中国人民谋福祉。他日理万机, 就是如何使国家繁荣富强, 早日实现中华民族的复兴。
用他自己的话说, 建国以来, 重点抓了两项大事: 一是水利。他认为, 水利关系中华民族生存条件和生活环境, 也影响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如水利专家们所说, 我国江河治理的全部框架, 水电工程的整体布局, 许多大型水电工程的兴建, 都是总理一手筹划的。二是“上天”, “两弹一星”建设。第一颗原子弹、氢弹爆炸成功, 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发射成功, 无不凝聚他的心血, 从而使我国进入掌握核技术的先进国家行列。
周恩来抓经济和科技本身不是目的。发展兴国, 归根结底是为了人民福祉。他有一句名言, 既要重工业又要人民。三年困难时期, 许多省市严重缺粮。他几乎每天晚上都找相关部门精心计算粮食安排直到次日凌晨。他陪外宾到延安, 了解到人民生活很苦, 含着眼泪说: 延安的小米哺育我们, 取得了革命胜利。延安人民还吃不饱肚子, 我这个总理有责任啊! 周恩来的一生是心系人民的一生。
( 二) 经纶神州, 睦邻安邦。从国内方面言, 建设国家, 振兴中华, 在政治上最重要的是调动一切积极因素, 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 同心同德, 共同奋斗。这是周恩来作为总理兼政协主席工作的重中之重。他尤其在以下三方面作了巨大努力。
一是促进民主协商合作, 团结社会各界人士。我们现在所说的协商民主, 他是重要的首创者。
二是推动民族互助进步, 共同建设中华家园。56个民族的大家庭, 是他一一认定组建的。
三是关心知识分子, 增强兴国中坚力量。他是广大知识分子的良师益友和贴心人, 知识分子对他有说不完的话。在国际上, 他是举世公认的卓越外交家, 为改善邦交, 谋求睦邻友好, 争取天下朋友, 维护国家利益, 推进世界和平方面做出了巨大努力。他首倡的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至今仍是指导我国对外关系的根本方针。他亲善四邻, 广交朋友, 改善大国关系, 开创了新中国外交事业蓬勃发展的新局面, 为实现民族复兴中国梦努力营造和平发展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