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7年,国军参谋长率部起义,军长急了,连忙给蒋介石发报求助,但这份电报,却被段伯宇拦下了,他把电报放在一堆文件的最下面!
这天,国军少将高级参谋张国疆收到了一份电报,电报是32军军长发来的,大致内容是:32军参谋长王启明带着5000余人起义,希望蒋介石派兵支援。
若是其他人,收到这份电报后,肯定是在第一时间把它交给蒋介石,但张国疆却没有这么干。
之所以如此,完全是因为私心。
这次率部起义的王启明,是张国疆的同学,两人在南京陆军大学学习的时候,就是最好的同学,还是最好的朋友。张国疆知道,若是把这份电报交给蒋介石的话,王启明的起义,大概率失败,一旦王启明起义失败,无非两种下场,要么被杀,要么被俘。
张国疆认为,如果他把这份电报交给蒋介石,那他就是变相害死了自己的好同学,他做不到!
思来想去,张国疆叫来了自己的手下段伯宇。
段伯宇当时在蒋介石身边担任上校参谋。
不过这只是他明面上的身份,他实际上是一名地下党员,当然,对于这一点,张国疆并不知情。
张国疆把他和王启明的关系告诉段伯宇,接着就拿出电报,让段伯宇酌情处理,对于酌情处理四个字,张国疆咬的很重。不过把电报递给了段伯宇之后,张国疆二话不说,就离开了,段伯宇见张国疆匆匆忙忙离去,满脸不解,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情。
出于好奇,段伯宇拿起电报仔细看了起来,这才明白到了什么,原来,张国疆与王启明是好友,张国疆念及旧情,不忍心害死王启明,这才把他与王启明的关系说了出来,希望段伯宇为王启明争取一些时间。
事实上,哪怕张国疆不说,身为地下党员,段伯宇也会尽可能地保护王启明,让他起义成功。
接下来的问题是,这份电报要如何处理?
交给蒋介石?肯定不行!
扔了,王启明是安全了,可段伯宇的身份会暴露。
段伯宇思索了许久,终于想到了一个好办法,那就是不管它,他就权当没有收到这份电报。具体的处理办法就是,把这份电报当成普通的电报,上面的内容段伯宇权当不知道,他把电报放在一堆文件的最下面。
紧接着,段伯宇又找了一些资料堆在上面,使得这堆文件看起来很多,等最下面的电报被人看到时,估计王启明的起义已经成功了。做完这一切后,他装作若无其事的样子,离开了办公室,果断选择下班!
这样,蒋介石身边,知道王启明起义的,只有张国疆和段伯宇两人,张国疆是王启明的好友,不会出卖王启明,段伯宇是地下党员,更不会出卖王启明。
结果,王启明就顺利带着5000余人抵达了解放区。
段伯宇知道这个消息后,就把那份电报找了出来,然后放在一堆文件的上面,这样,等蒋介石知道王启明率部起义的消息时,已经来不及采取任何措施了。
这让蒋介石十分恼怒。
他想找人算账,却又不知道找谁。
张国疆和段伯宇心照不宣,都没有说出实情,所以蒋介石生气也没有用,此事最后只能不了了之。
与此同时,已经顺利抵达解放区的王启明,也是一脸茫然,按理说,他这次起义,闹出的动静可不小,正常来说,国军肯定是会派人追他的,可事实却是,这次起义很顺利,蒋介石就仿佛不知道此事一样。
王启明就想不通,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情。
直到后来,王启明才意外获知,是地下党员段伯宇救了他,建国后,王启明曾专门找到了段伯宇道谢。
另一边,段伯宇压下电报的事情,没有人发现,蒋介石也没有怀疑到他头上,此时的段伯宇,其伪装还是天衣无缝的,他就继续在国民党内部潜伏下来。
因为表现太好,蒋介石对段伯宇也是欣赏有加,一度授予他少将军衔,不过段伯宇始终坚守本心,从未忘记自己的使命。在国民党内部升职后,他继续为上级党组织搜集情报,期间还营救了许多地下党员。
上海解放前,为了让解放军减少伤亡,段伯宇就与上海的地下党员联系,与他们一起合作,目标是策反上海的国民党部队,让他们放下武器,起义投诚。
这次策反行动相对比较顺利,段伯宇策反了不少国民党军队,其中就包括一些精锐部队和王牌部队。
蒋介石知道此事后,就气得不行。
由于段伯宇的弟弟段仲宇也为共产党办事,而且段仲宇原来也是蒋介石身边的红人,所以气坏了的蒋介石忍不住怒骂道:“好一个段氏兄弟!我是如此器重他们,可他们却联合共产党,毁我半壁江山!”
对于段伯宇的出色能力,周总理也看在眼里,因为在国民党内部潜伏期间,段伯宇做了很多事情,而且之前还是周总理安排他打入国民党内部的。
所以段伯宇结束潜伏后,周总理就把他调到身边,对他委以重任,让段伯宇进入外交部门工作。
在新的工作岗位上,段伯宇的表现也是获得了周总理的认可,没有辜负周总理对他的信任和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