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童年创伤一般都在30岁爆发前两天我读了一篇关于依恋型伤害的文章,想和大家分享一下。我觉得依恋型伤害不但适用于伴侣之间,同样也存在于父母相处中。当我们最需要自己父母的时候,他们的缺失可能是人生永远无法修复的伤害。
什么是依恋伤害?是需要你的时候,你不在
依恋伤害( attachment injury ),是指亲密关系中的个体在需要支持的关键时刻,感知到的被对方抛弃、背叛的感觉。
比如一方生了大病、或者家庭遭遇重大变故时,没有得到伴侣的支持和照顾;比如在怀孕、流产的特殊时期,没有感受到伴侣的关心和重视。 它甚至可以是一些在旁人看来微不足道的小事:比如在需要一个拥抱的时候没有得到,结婚纪念日对方一直在加班一个电话也没打。 很有可能,关系里的一方还毫无意识呢,另一方已经「哀莫大于心死」了。
案例一:流产事件 Lily在流产的时候,一个人在浴室,周围都是血。这个时候丈夫走了进来,她好希望他能蹲下来,抱着她,安慰她照顾她。不要叫别人,就他们俩在一起。 但丈夫看起来很冷淡,他走出去打电话,让姐姐送他们去医院。当她哭的时候,他会走出房间。 尽管姐姐和丈夫都在身边,她却觉得她只能靠自己度过这个丧失的时刻。那是一种强烈的、被抛弃的恐惧感。
案例二:没有得到的拥抱
一对夫妇来咨询,丈夫抱怨妻子不陪他一起参加活动,当他在咨询师的鼓励下请求妻子的拥抱时,妻子爆发了,讲起了 16 年前的一件事: 那是个冬天下午,他下班回来,看到她生病了,情绪低落,还要照顾 3 个孩子。她请求他抱她一会儿,但丈夫却出去了,打了很久的电话。 就是在那一刻,妻子在内心发誓:再也不会向他寻求安慰了。
你会发现,在这些依恋伤害的案例中,「发生了什么」并不重要,当事人「感受到了什么」才重要。除了当事人,没有人能判断一个具体的行为是不是「依恋伤害」。 感受就是最大的真实。痛苦用不着比较,感情也没有对错之分,当你在本来期待得到高度支持的亲密关系中感觉到需求被漠视,当你在本应有高度安全感的关系中体验到了被抛弃和孤立的感觉,「依恋伤害」就已经发生了。
依恋伤害会给一段关系带来什么?
是的,依恋伤害很有可能是对方的无心之失,但却会给当事人、给关系带来切切实实的伤害。下面是它可能会带来的影响: 对个人的影响:
1.对关系和对方的看法发生了颠覆性的改变 深层的依恋关系是一种高度信任的关系。当我们决定进入和维系一段关系时,我们都存在这样的信念:
在我需要的时候,那个人会在那儿。 而依恋伤害的发生打破了这个信念,这意味着,维持你们纽带的核心信念被摧毁了。 你会开始拒绝信任对方,向对方表露脆弱;当你需要信任或依赖你的伴侣时,你会感到很痛苦。就像那句话所说:最难过的不是你骗了我,而是我再也无法信任你了。
2.怀疑自我价值 因为过往信念的破碎太痛苦,一个人往往会向内寻找原因,并因此怀疑自我价值: 是不是我不值得被爱?
3.类似创伤的体验 越来越多的研究认为浪漫伴侣的背叛是一种人际关系创伤。30% 到 60% 的被背叛者经历了具有临床意义的创伤后应激障碍 ( PTSD )、抑郁和焦虑症状。 受伤的伴侣可能会出现创伤后应激障碍的特征症状:比如图像和感觉的闪回、侵入性记忆、逃避和麻木、过度思考、过度防御等。
4.也可能是个自我成长的契机 有研究对 4 位遭遇依恋伤害的女性进行了深入访谈,发现依恋伤害事件也可能是一个自我意识觉醒的契机:比如意识到自己在关系中的不对等付出,向外建立更能带给自己滋养的关系。
对关系的影响: 如果不能及时察觉和处理,依恋伤害很可能给关系造成持续的负面影响: 关系双方会不愿意有过多情感投入,沟通无法进行,冲突加剧,重新回到信任和亲密的状态也就难上加难。 情绪聚焦疗法(EFT)指出:遭遇依恋伤害之后的关系,很容易进入一个「一方追一方逃」的消极互动模式: 受伤的一方会经常提到这件事表达指责,另一方会进入防御姿态,不正面回应。
而两个人处理依恋伤害的方式,直接影响了关系会往什么方向发展。如果负面循环一直发展下去,信任依恋关系也就越来越没有了修复的可能。
如何修复依恋伤害?
如果你是被伤害的一方:
1.不需要把自己放在「受害者」的位置之上。接纳这件事给自己带来的伤害,同时认识到:你永远有选择去做一些事情,让自己感觉更好。
2.认识到消极的互动模式,想想这是自己想要的结果吗?如果不是,你想要的是什么呢?
3.重构伤害事件对自己的意义:除了伤害,你从中有什么收获吗?比如意识到关系中的不对等?看到了自己一直被忽视的需求?
4.做出选择:你想要修复这段关系,还是离开?
5.建立新的关系纽带:通过练习理解、表达自己的情绪和需求,建立新的支持性的关系。
如果你是伤害的一方:
1.现在就回应,之后再解释:倾听伴侣的痛苦,不要急着打断、否认。尝试理解,尽管有点难。
2.让对方知道你很抱歉:通过表达,让对方知道你在乎 ta 的感受。
3.让对方知道,你会努力,不会让同样的事情发生第二次。
4.在对方愿意的前提下解释:当对方在情感上开始接纳你时,问问 ta 是否愿意听你解释。讲讲你当时是怎么想的,可以帮助澄清和修复。
5.警惕复合伤害:修复之后,如果伴侣再次感到了相似的伤害,信任会更难修复。如果你在意这段关系,不要让它发生。毕竟,没有人愿意被伤害两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