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6年,周恩来邀请弟弟周恩寿来京。当时,周恩寿已经离开了。 1946年初的北

裂谷长河 2025-04-17 09:37:52

1946年,周恩来邀请弟弟周恩寿来京。当时,周恩寿已经离开了。 1946年初的北平,寒风依旧凛冽。周恩来正在处理完一场军事会议的相关文件,一封没有署名和地址的信件送到了他的办公桌上。 打开信封后,映入眼帘的是一行熟悉的字迹:"翔宇吾兄,自哈尔滨一别,弟同宇甚是思念。"这封信的寄信人是周恩来的亲弟弟周恩寿。 信中写满了对革命事业的向往和对重返革命队伍的渴望。这是周恩寿离开革命队伍十八年后,第一次与周恩来取得联系。 1928年,因被国民党通缉,周恩寿被迫脱离党组织,从此音讯全无。这十八年里,各种不实的传言不断出现。 有人说他投靠了蒋介石,成为了国民党的高官。也有人造谣说他在日本侵华时期,成为了日本人的走狗。 周恩来从未相信这些谣言,但弟弟的突然消失还是让他心生疑虑。现在,这封信终于解开了他多年的心结。 接到信后,周恩来立即回信,约定在1946年3月于北平相见。这场久别重逢的会面,让两兄弟有说不完的话。 周恩寿向哥哥详细讲述了这些年的经历。他在东北改名"周同宇",以证券经理人的身份生活,但从未做过任何背叛革命、背叛民族的事情。 在谈话中,周恩寿多次表达了重新参加革命工作的愿望。面对弟弟的请求,周恩来没有立即答应,而是仔细思考后做出了安排。 当时的形势非常紧张,蒋介石正在准备发动内战。前线部队最缺的就是药品,而周恩寿的身份正好适合采购药品。 于是,周恩来安排李克农筹集资金,交给周恩寿负责采购药品的工作。这个安排既能让周恩寿为革命事业做贡献,又能保证他的安全。 周恩寿从小就深受哥哥周恩来的影响。1924年,年仅20岁的周恩寿加入了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并在觉悟社担任交通员。 觉悟社是当时天津地区重要的革命组织,由周恩来、邓颖超等人创立。作为交通员,周恩寿负责在京津地区传递重要情报,联络革命同志。 1925年,周恩寿来到广州,考入黄埔军校第四期。黄埔军校是当时培养革命军事人才的重要基地,周恩寿在这里接受了系统的军事训练。 在黄埔军校的训练中,周恩寿表现突出。他不仅掌握了精湛的射击技术,还积极学习政治理论,为日后的革命工作打下了坚实基础。 1926年,国民革命军发动北伐战争,目标是消灭北洋军阀势力,统一中国。周恩寿被任命为北伐军总政治部宣传队队长。 在宣传队工作期间,他深入基层,与士兵同吃同住。通过宣传工作,他帮助士兵们理解革命的意义,提高了部队的战斗意志。 然而,1927年的"四一二"政变成为了周恩寿革命生涯的转折点。蒋介石背叛革命,在上海等地大肆屠杀共产党人和进步人士。 面对蒋介石的背叛行为,周恩寿和许多革命者一起发起"讨蒋运动"。他在《讨蒋宣言》上签字,公开声讨蒋介石的反革命行为。 这个举动让周恩寿成为了国民党的重点通缉对象。为了躲避通缉,他不得不脱离党组织,改名"周同宇",逃往东北。 1928年5月,在前往莫斯科参加会议的途中,周恩来在哈尔滨与周恩寿见了最后一面。这一别就是十八年,兄弟俩从此失去联系。 在东北期间,周恩寿以证券经理人的身份生活。虽然暂时离开了革命队伍,但他始终没有背叛革命理想。 1946年重返革命队伍后,周恩寿立即投入到为解放战争服务的工作中。在周恩来的安排下,他利用证券经理人的身份开展秘密工作。 当时的形势十分紧张,蒋介石即将发动全面内战,军队急需大量医疗物资。周恩寿接受李克农同志给予的资金,开始在天津等地采购药品。 他走访了大大小小的药材商铺,一批批地购买军队所需的药品。为了不引起怀疑,他必须小心谨慎地安排运输路线,确保药品安全送达前线。 然而,频繁的药品采购行为还是引起了天津国民党警察局的注意。警察将周恩寿抓捕,对他进行严厉审讯。 在审讯过程中,周恩寿只承认自己是周恩来的弟弟,对其他革命工作绝口不提。最终,由于没有确凿证据,警察不得不将他释放。 这次经历并没有让周恩寿退缩,他继续为前线运送药品。他的工作为解放战争期间伤员的救治提供了重要保障。 新中国成立后,组织对周恩寿的贡献给予了肯定。他被分配到北京钢铁工业局工作,担任科长职务。 在随后的工作中,周恩寿先后担任华北钢铁工业局工务处副管理师、重工业部钢铁总局购运总站副站长等职务。他将革命时期的认真负责精神带到了工作岗位上。 到了1963年,已近花甲之年的周恩寿身体状况开始出现问题,被查出患有胃溃疡。考虑到他的身体状况,周恩来建议他提前退休养病。 调查证实,周恩寿在脱党期间始终没有做出任何背叛革命的行为。组织为他恢复了名誉,还他一个清白。 1985年5月13日,周恩寿在北京病逝,享年81岁。

0 阅读:22

猜你喜欢

裂谷长河

裂谷长河

裂谷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