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枪鱼为了不被吃有多努力?一位60多岁的老渔民告诉我,它们进化了亿万年,练出了高达160公里的时速,可它们一旦停下来,就会被海水淹死。 生活在大海中的鱼会被海水淹死?听起来颇有些天方夜谭,可对于金枪鱼而言,却是真实存在的! 在一些装修较为高大上的餐厅,常常能够看到金枪鱼的身影,深红色的鱼肉被切成厚厚的“薄片”,摆放在“冰盘”中,晶莹剔透的冰和营养丰富的红,交杂出视觉盛宴。 然而,最初的金枪鱼可不是人类餐桌上的一道菜…… 1758年,林奈将一种“尖嘴猴腮”的鱼类命名为金枪鱼,但金枪鱼的历史远不止于此! 该种鱼类,身体呈现纺锤形、横切面类似于椭圆形,目前,最大的蓝鳍金枪鱼体长为430厘米,体重达到了惊人的800多千克,相较于这条金枪鱼,其他金枪鱼算是“小卡拉米”? 一般情况下,金枪鱼体长在100厘米-300厘米,生活在深海海域,深度超过9850米,且是温跃层的上方和下方,能够承受相当大的温度范围。 早在恐龙时代,金枪鱼的祖先们就已经在海洋中自由自在的“嬉戏”了,它们往往是成群结队出现,尤其在幼年时期被表现出强烈的群游习性。 金枪鱼在历史长河中进化了6000万年,也学会了一种必备技能“逃生”,一生似乎都在“逃亡”,而它们参加的“鱼生马拉松”,都是为了活着。 在金枪鱼“拼命”的状态下,金枪鱼在海中的速度可以达到惊人的160千米/小时。 或许很多人对这样的速度没有什么概念,但想一想高速上限速120迈的交通规则,就明白,金枪鱼有多么“勇猛”了。 在“逃亡”中爆发的潜力是无限的,但即便在平时,金枪鱼也像是深海中的“小马达”,游泳速度很快,这是为何? 金枪鱼的身体构造,让它具备了“得天独厚”的优势,那顺畅的流线型,可以帮助金枪鱼在深海中减少水的阻力,阻力小了,速度自然就上去了。 金枪鱼的尾巴,薄而锐利,呈现“竖”型,鱼鳍多,可以帮助金枪鱼在海中保持“平衡”。 千万不要小瞧金枪鱼的尾巴,虽然“小巧”,但发挥的作用却了不得,就像是一个“发电机”,让金枪鱼在深海中高速穿梭的时候获得“源源不断”的动力。 金枪鱼平时在深海中的速度可以达到70千米/小时,这样高速运转的情况下,金枪鱼需要获取足够多的能量来维持吗?是否意味着金枪鱼随时随刻都需要进食? 深海的海水“拔凉”,金枪鱼为何能够在深海中保持如此快的速度,而且身体不会被冻僵? 金枪鱼的身体内部存在一个大大的“恒温系统”,能够比周围的水温高出10-15℃,这样一来,就可以保证金枪鱼在深海中的正常身体机能。 只是在高速运转下,金枪鱼需要摄入大量的能量来维持体内的“恒温系统”正常运转,游到哪吃到哪,虽然有些夸张,但也算是金枪鱼一生的真实写照了。 有着这样的速度,深海中很少有鱼类会是金枪鱼的“对手”,但金枪鱼为何还要一直游泳,奔波个不停呢? 并非是金枪鱼为了“耍酷”,而是不得已而为之,金枪鱼的鳃部结构十分特殊,不能够主动吸水和排水,更像是一个“过滤芯”,当水流快速流入金枪鱼鳃部时,它们会立刻获取一定的氧气。 如果金枪鱼一直“不动弹”,水流如何快速经过鳃部?这意味着金枪鱼需要时时刻刻保持高速游动,这样才能获得少许的氧气,不至于在深海中被“憋死”。 金枪鱼因为特殊的结构,进化出了特殊的技能,但时至今日,金枪鱼却被端上了餐桌,并未逃脱被吃的命运。 金枪鱼的肉类弹牙油润,富有汁水,几乎达到了“入口即化”的地步,且营养丰富,因此受到群众的大肆追捧。 金枪鱼刺身在一些餐厅当中十分常见,尤其是在日本、韩国等一众靠海的国家,金枪鱼已经成为了这些国家群众的“高级食材”。
金枪鱼为了不被吃有多努力?一位60多岁的老渔民告诉我,它们进化了亿万年,练出了高
桃花映面红
2025-04-17 10:19:48
0
阅读:189
低头礼白云
没啥意思,不如比目鱼好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