付凌晖表示:“一季度GDP同比增长5.4%,增速高于去年全国5%的增速,在全球主要经济体中名列前茅。”这组数据背后,既是超长期特别国债与财政赤字率突破国际安全线的宏观政策显效,也是中国产业链韧性在关税战背景下的直观体现。 从生产端看,工业增加值6.3%的增速印证了制造业的企稳回升。海关总署数据显示,尽管外部需求承压,一季度出口仍保持6.9%的逆势增长,机电产品占出口总值近六成,印证了“中国制造”在国际贸易格局中的不可替代性。但消费端的疲态不容忽视,CPI同比微降0.1%的背后,反映出货币传导机制存在堵点。正如房地产开发投资下降9.9%、商品房销售额下降2.1%所揭示的,当前经济复苏仍依赖基建与出口双轮驱动,居民部门资产负债表修复尚需时日。 这种结构性矛盾恰是观察中国经济的关键切口。PPI连续三个月负增长,既暴露了工业品价格受全球大宗商品波动冲击的短板,也提示着新质生产力培育的紧迫性。值得关注的是,一季度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9.7%,非化石能源消费占比提升1.5个百分点,这些数据勾勒出经济转型的积极轮廓。 在关税战升级的背景下,数据背离恰恰折射出中国经济的真实抗压能力。当12万亿特别国债撬动起基建投资,当跨境电商穿透贸易壁垒开辟新通道,宏观政策的时滞效应终将熨平短期波动。毕竟,世界银行最新报告已将中国列为全球绿色技术专利最大来源国,这种创新势能的释放,才是对抗保护主义的终极底气。
一季度天津GDP4188亿元,同比增长5.8%,这个增速南京有难度,看预测南京的
【7评论】【5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