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8年,王近山战争关键时刻决定去钓鱼,他心中暗念若能钓到一条大鱼,那我就可以

蜀山史道 2025-04-17 14:58:04

1948年,王近山战争关键时刻决定去钓鱼,他心中暗念若能钓到一条大鱼,那我就可以生擒康泽这个家伙,可时间一分一秒过去,鱼竿却毫无动静,突然王近山的心猛地一跳,他一把拽起鱼竿,竟然钓起了一条十多斤的巨鱼!

1948年的夏天,热浪滚滚,但比天气更炙热的是国共内战的战火,随着解放战争进入决战期,中原成了双方必争之地。

襄阳,这座汉水边的古城,更是风暴眼中的核心,这个地方既是交通要地,还影响着南边战场的走势。

国民党如果失守襄阳,南线防御体系将土崩瓦解;而共产党拿下襄阳,就能进一步威胁武汉,为解放全中国扫清障碍。

这盘棋,双方都输不起。

国民党方面,蒋介石心急如焚,他深知襄阳的重要性,但能用的牌已经不多了,最后,他挑了康泽,那可是个出了名的特务头子。

这并非最佳选择,康泽没有实战经验,完全是个军事小白,蒋介石觉得康泽忠心耿耿,下手狠辣,所以希望他能死守这最后的阵地。

康泽到了襄阳,担任了第15绥靖区司令的职务,他领导着三个由四川士兵组成的旅队。

这些队伍里的士兵多数是输掉战斗后剩下的,精神状态不太好,蒋介石给康泽配了个有经验的川军老将郭勋祺,相当于给他找个师傅带徒弟。

蒋介石的指示很明确,依山固守,耗其精力,等待援兵,这摆明了是消极防御,拖延时间。

共产党这边,刘伯承、邓小平运筹帷幄,决心拿下襄阳,他们将这个任务交给了王近山——人称“王疯子”的悍将,中原野战军第六纵队的司令员。

襄阳城易守难攻,城北城东紧邻汉水,天然屏障;城南城西山峦起伏,如同铜墙铁壁,攻城掠地,襄阳之战历来是先拿下南边山头,再围攻城池。

但这回,王近山不按套路出牌,王近山带领几位旅长和侦察兵,亲自上前线去侦查情况。

侦察兵的报告让他心里有了底,襄阳守军没有远程重炮,只有几门化学迫击炮,南面山头的火力点虽然密集,但被小山丘遮挡,无法直接封锁进攻道路。

这给了王近山启发,经过几天的深思熟虑,王近山提出了一个大胆的计划——“猛虎掏心”。

这个战术的核心是放弃传统的攻山策略,直接攻击西门,西门是襄阳城防最薄弱的环节,也是通往城内最便捷的通道。

这个计划风险极高,如果西门久攻不下,敌军援兵赶到,六纵队将腹背受敌,六纵队刚从大别山逃出来,人手不够,装备也不咋地,基本上没什么重型武器。

王近山把营以上的干部都叫到一起,特意邀请了桐柏军区的司令员王宏坤过来开会。

会上,王近山开门见山,这次我们不攻山,直接打西门!大家一片哗然,自古以来攻打襄阳都是先夺山后攻城,王近山的计划完全颠覆了传统。

王近山解释敌人依仗的就是南面的山,想跟我们打消耗战,我们攻山,正中敌人下怀,直接攻城,出其不意,南面的火力也够不着我们。”

王宏坤一开始也觉得冒险,但听完王近山的分析,也觉得有道理。

王近山的作战计划报到野战军司令部,刘伯承和邓小平都非常赞赏。

当时,华东野战军在睢杞战役中取得了大捷,白崇禧的主力被牵制在周家口一线,短时间内无法增援襄阳。

刘邓首长回电,完全同意王近山的计划,王近山对部队说,襄阳这一仗必须赢,目标是抓到一万俘虏,还要弄到化学迫击炮,还有,康泽必须活捉。

7月9日,战斗打响,李德生指挥17旅猛攻琵琶山,激烈的战斗中,49团的团长苟在合在向前冲的时候不幸英勇牺牲了。

经过浴血奋战,琵琶山被攻克,接着,17旅又攻克了真武山和铁佛寺,打开了通往西门的道路。

战斗正激烈进行,王近山却溜到城外去钓鱼了,这看起来有点奇怪的行为,其实啊,是王近山在玩心理战术。

钓鱼时,他心想要是今天能钓到条大鱼,咱们就能把康泽给抓了,实际上,王近山的“钓鱼”是一个迷惑敌人的幌子。

他这么做的真正意图是让对手猜错我们军队将要进攻的方向。

康泽上当了,把原本准备支援西门的预备队都调到了南边,这样就减轻了西门那边的人压力。

就在王近山钓到一条大鲤鱼的时候,刘邓首长的电报到了,战役关键已过,近山同志该起网捉鱼了。

7月15日晚,王近山下令总攻,炮火连天,西城墙被炸开一个缺口,49团冲入城内,其他部队也从其他城门发起进攻,襄阳守军全面崩溃,康泽在混乱中被俘。

7月16日,襄阳解放。此役,共军歼敌两万余人,活捉康泽,缴获大批武器弹药,康泽被带到王近山的司令部。

康泽被俘后,被押送到华北进行改造,经过多年的学习和反思,他最终获得了新生,成为新中国的一名文史工作者。

襄阳一战,在解放战争里可算是个典型的战斗案例。

王近山的“猛虎掏心”战术,出其不意地击中对方要害,充分展现了灵活应变的作战智慧。

0 阅读:61

猜你喜欢

蜀山史道

蜀山史道

用专业的眼光,品读历史瞬间,解密历史疑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