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主席真是棋高一招,不服不行!原来如今渤海能完全属于中国,没有一艘外船敢入,完全

文史记叙录 2025-04-17 15:04:41

毛主席真是棋高一招,不服不行!原来如今渤海能完全属于中国,没有一艘外船敢入,完全是因为当年毛主席的这句话……

在新中国刚刚建国的时候,不仅各个方面都需要建设,另外我们国家的各项制度和对外的政策也都需要逐步敲定。其中有一项非常关键的,就是我们国家的领海问题,当时我们国家并没有对外宣称统一的领海宽度,但是这在国防当中却是一个非常棘手的问题,必须要尽快敲定。

为了了解相关工作的推进情况,毛主席就把电话打给了周总理,周总理得知情况之后,就将相关的专家一起邀请了过来,共同探讨这个问题。通过了解毛主席得知现在领海宽度在国际上并没有一个确切的定义,因为最开始国际上开会的时候,其实各个国家的意见都不一样。

因为每个国家都有自己的考虑,当时开会一共是40个国家,参与最终统计出的意见却有33个。几乎已经快到了一个国家一个意见建议的地步,后来国际会议当中将所有相关的意见建议进行了汇总,最后有了两个相对比较笼统的方案。

第1个方案是领海宽度定为三海里,支持这一方案的主要是美国、日本和英国等几个国家。而另外更多的国家则支持将领海的宽度定为大于三海里甚至达到十二海里以及更多。这时候毛主席就有些好奇,为什么意见相差会这么大?

这时候相关的专家就进行了耐心的解释,主要是国力和利益要求不同。领海宽度主张定为三海里的,大多数都是一些发达国家或者是军事力量比较强的国家。他们之所以将领海宽度定的短一点,其实主要是为了方便他们侵略其他国家沿海的各种资源。

而本身他们的国力和军事力量比较强,就算是领海宽度短了,其他的国家也不敢轻易的去他们国家周围溜达,这就是他们的底气所在。但大多数发展中国家却不敢这么做,只有将领海宽度定的稍微宽一点,才能够有更宽广的纵深空间,更好地保护自己的利益。

也正是由于这个原因才出现了领海宽度如此大差距的根本原因。在详细解释完之后,当时的一个国际法相关专家名字叫做倪徵燠,对毛主席建议我们国家也应当采用12海里,这个人曾经参加过日本的东京大审判。

会议结束之后,毛主席深思熟虑,再次开会的时候邀请了另外两个著名的法学家,但是这一次两个法学家给出的意见建议却和上一次完全不一样。这两个法学家建议我们的领海宽度定为三海里。

当毛主席有问题理由的时候,两个人给出的原因竟然是怕美国和西方国家生气,他们两个的想法非常简单,那就是如果定为12海里那么美国大概率是会生气,到时候万一打仗了怎么办?

所以还不如听话老老实实的定个三海里,国家主权和尊严问题他们却并不考虑。听到他们的意见建议之后,毛主席却有自己的想法,因为我们不能再被美国和西方国家牵着鼻子走了,之前民国的情况历历在目。

如果还是学老蒋一样,什么都看美国的脸色行事,那么到最后我们国家就会彻底的丧失主权,而且毛主席也分析这个仗,一时半会儿肯定打不起来,我们不想打仗,美国肯定也不想打仗,而且就算是真的打仗了,我们也不怕他们。

毕竟在当时朝鲜战争才刚刚结束,孰强孰弱已经有了一个初步的论断,想必美国真正在发动战争的时候,也会慎重思考会不会再出现类似朝鲜战争一样的情况,更重要的是毛主席也了解到我们海岸炮的射程其实就是12海里。

因此将海岸线定为12海里,也更符合当时我们国家国防方面的硬件要求,而且我们也是有底气,能够守得住。最终还是毛主席拍板,将这件事情彻底敲定了下来,并且公布到了全世界。

起初肯定会引起美国等一些国家的质疑,但是面对我们国家的强硬态度,他们也只能在背后说两句,并不敢在正面战场上和我们国家叫嚣。随着时代的发展,其实目前大多数国家都在主张十二海里,这再次验证了毛主席决策的英明之处。

0 阅读:55
文史记叙录

文史记叙录

讲述历史趣味故事,回忆历史往昔风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