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况也许没有那么糟糕。 关税大战使投资者战战兢兢,进退为难,其实想想未必会有多么糟糕。可以从几个角度分析下:一是,企业是不是外贸企业?如果是外贸企业,出口方向有没有美国?有美国的话份额有多大?出口有没有可以取代的方向?如果没有,可能会有影响。那就只有看国内销售了。二是企业是不是进口原材料?进口的话有没有美国?有美国的话,份额有多大?有没有其他国家可以替代? 关税大战,对出口国家有影响,这是无疑的。大多数企业出口盈利不过是15%-20%而已,高额税收无疑是很难做了。145%的税收,基本是阻绝了进出口业务。现在对之前很多转口贸易的国家如加拿大、墨西哥、越南、东南亚等国家,也征收高额税收,这说明本意就是想打压国内出口美国的业务。 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中国的制造能力太强大了,很多产品事实上很难有其他国家取代生产,即便是可以取代,成本太高,进口到美国,价格可能是中国的几倍,质量也有差异,美国人民能承受了吗?愿意承受吗?一些大企业、大财团、大资本家同意吗?别忘了,资本是逐利的。这几天先是看到美国海关网络故障,后来又看到顾及苹果等科技企业的利益,开始放口子了,把有些产品放到了豁免系列。 影响不只是单方面的,对进口企业的影响同样存在。身边有个朋友是一个上市化工企业的高管,他们企业的原材料原本80%是美国进口的,这几天正在忙着寻找中东的替代厂家,令他们为难的是原材料存在价格和质量差异,另一方面美国供货方很着急,破口大骂美国政府,反复主动沟通协商,想留住中国这个大客户。最近又看到美国对英伟达等企业出口芯片业务进一步放宽,是不是说明关税大战对他们的供货商影响也很大?国内芯片的自研,实际上对美国芯片的出口业务已经造成很大的损失了。 你看,损人不利己的贸易关税,这么不得人心,能长久吗?最终,市场的力量会逼迫双方走向合作的谈判桌前。 但有一个方向可以确定,国内的消费必须、也一定会走向复苏,这是有经济发展的趋势、市场的现实和国家政策导向决定的。
美国人傻眼了!本以为中国不敢丢掉美国市场,结果没曾想,出口转内销了。你看京东、
【2评论】【10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