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3年,八路军把15名日军堵在窑洞里,多次劝他们投降,日军却还在负隅顽抗,曾

历史勘探者 2025-04-18 09:51:03

1943年,八路军把15名日军堵在窑洞里,多次劝他们投降,日军却还在负隅顽抗,曾美大怒:“行,既然不投降,那就把他们活埋吧!”

曾美时任晋察冀二分区四区队的区队长兼政委。

1943年6月,曾美率部拔掉了一个据点。

这个据点位于交通要道,日军十分重视,就在这里修筑了不少坚固的碉堡,还配备了不少轻重机枪,这个据点也因此成了山西崞县地区最大的日伪据点。

日军认为,缺乏攻坚装备的八路军,不可能拿下这个据点,他们多次以这个据点为中心,对周围的村子发起大扫荡,严重威胁八路军根据地的生存和发展。

曾美这才下定决心拔掉这个据点,他利用日军麻痹大意的心理,趁着夜色发起了偷袭,并一举将其攻克。

这次战斗,八路军不仅消灭了近百名日伪军,还缴获了大批军用物资,可以说,这是四区队成立以来,打得最漂亮的一个胜仗,战士们都很激动。

为了庆祝这次胜利,曾美决定开一个庆功会,邀请驻地的村民都来参加,好好庆祝这次胜利。

另一边,日军吃了亏,十分不甘心,他们学了八路军的打法,准备趁着夜色搞偷袭。

听说八路军打了胜仗,准备开庆功会,日军决定在八路军举行庆功会的晚上发起偷袭,他们准备打八路军一个出其不意。为此,日军出动了100多人。

不过日军还是小瞧了曾美。

这个曾美可不简单,他原来担任过红军总司令部作战参谋,一度担任过周恩来的助手,在这里,曾美与红军的许多高级将领打过交道,也学了不少本领。

曾美知道胜不骄的道理,他知道,日军吃了这么大一个亏,肯定不会善罢甘休。因此,在举办庆功会的同时,曾美还在周围布下了大量明岗暗哨,只要日军敢来偷袭,他完全有充足的时间采取相应措施。

半夜,八路军哨兵发现了日军的踪影,他赶紧抄小路跑回指挥所,向曾美报告情况。曾美从日军的行军路线来看,发现日军一定会经过距离村口不远的一条山路。想到这,他马上组织部队赶往这条山路附近。

部队抵达山路附近时,日军还未出现,曾美命令部队占据山路两侧制高点,并派出小分队侦察日军动向。

不久,日军便进入伏击圈,曾美见时机成熟,便下令开枪。这股日军本来想偷袭八路军,根本没想到八路军会在半路上设伏,顿时被打了一个措手不及。

经过一番交战,日军死了不少人,剩下的日军萌生退意,他们边打边退,曾美自然不肯放过这股日军,便命令部队发起追击,一定要全歼这股来犯之敌。

在追击日军的过程中,八路军又击毙了不少人,但剩下的日军在逃跑路上,偶然发现了一个窑洞,这个窑洞位于山崖下面,背靠山坡,而且窑洞前面是一片开阔地,部队发起了几次进攻,都被日军打退了。

为了减少伤亡,曾美下令停止进攻。

曾美让战士们带着手榴弹,跑到山崖上面,从上面扔下来,看看能不能扔到窑洞里,但因为角度问题,手榴弹无法扔进窑洞。曾美想了想,决定围而不打,他相信日军的粮食早晚会吃光,便让战士们守在周围。

接着,曾美叫来了一个懂日语的翻译,让他拿着大喇叭,劝日军投降,谁知日军非但不投降,还把大喇叭打坏了。这可彻底惹恼了曾美,曾美看了一眼窑洞上方的山崖,说:“行,既然不投降,那就活埋吧!”

说完,曾美把部队一分为二,一部分继续守在窑洞附近,只要日军出来,就开枪把他们击毙,一部分拿着家伙跑到山崖上面,从山崖往下推土,曾美计划用土和石头堵住窑洞口,彻底困死里面的小鬼子。

曾美准备活埋小鬼子的消息很快传到了村子里,村民们没少被日军欺负,有不少村民的家人还被日军残忍杀害了。因此,听说八路军要活埋小鬼子,村民们一个个来了精神,他们拿着锄头之类的工具,自告奋勇来到了山崖上面,和八路军一起往下推土。

山崖上面的村民越来越多,到后来已经有几百人,村民们知道八路军有优待俘虏的政策,他们担心时间久了,这些日军投降了,就杀不死他们,所以一个个都加快了速度,手脚十分利索,生怕这些日军死不了。

有的村民还搬来了大石头,从山崖扔下去,在数百名村民的帮助下,窑洞口已经有很多石头和沙土。

窑洞里面的日军意识到要被活埋了,顿时慌了,他们把白布系在刺刀上,伸出了窑洞。曾美看了一眼山崖上面的几百名百姓,要是现在接受日军投降,老百姓就白忙活了,想到这,他就假装没有看见白布。

看着洞口马上要被堵住了,日军急了,他们想冲出窑洞,但很快就被打退回去。随时沙石越来越多,窑洞口就被彻底堵死了,这下子,日军再也无法出来了。

不过十分痛恨日军的村民们不放心,他们又继续拿着手里的家伙,不断压实窑洞口的沙土,有的还继续搬来大石头堆在上面,说什么也不肯让日军出来。

后来,还有村民把耳朵贴到沙石上,想听听日军绝望的声音。据后来统计,窑洞里的日军只有15人。

但对村民来说,活埋这15名日军,可能比消灭150名日军还要解气,因为大家都有参与感。

每次想起这件事情,村民们都会想起下令活埋日军的曾美,一想到曾美,大家忍不住对他竖起大拇指,因为曾美的命令,实在太解气了,大家都很佩服他。

0 阅读:50

猜你喜欢

历史勘探者

历史勘探者

老鹿历史勘探,聊聊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