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世纪70年代,广州军区司令乘坐汽车,前往基层考察。司令坐在副驾驶位置,背后的警

青史如烟啊 2025-04-18 10:05:29

上世纪70年代,广州军区司令乘坐汽车,前往基层考察。司令坐在副驾驶位置,背后的警卫员摸出枪来,突然触动了扳机。子弹朝着司令头部射去,击穿了挡风玻璃,司令倚靠在座位上一动不动了。 上世纪70年代,那时候许世友已经是广州军区的司令,名头响当当。他是个硬汉出身,早年在红军里打过仗,后来抗战、解放战争一路拼过来,身上带着股不服输的劲儿。那天,他照例要去基层连队看看,了解部队的情况。许世友这人,喜欢下去摸实情,不爱坐办公室里听汇报,所以这种外出考察对他来说是家常便饭。车是军用吉普,结实耐用,副驾驶位上是司令,后头坐着警卫员,负责保护他的安全。谁能想到,这趟普通的行程差点成了他的最后一程。 事情的起因很简单,但后果却吓人。警卫员随身带着枪,这在当时是标配,毕竟司令身份特殊,安全得有保障。那年代的枪支不像现在管理那么严,部队里的人用惯了枪,平时也没太多安全意识。结果那天,车子可能颠了一下,或者警卫员手没拿稳,总之枪走火了。子弹直奔许世友的头部飞去,速度快得根本来不及反应。更吓人的是,子弹还穿透了前头的挡风玻璃,留了个窟窿。这一下,车里的人全傻眼了,司令靠在座位上没动静,谁也不知道他是死是活。 说到这儿,得先说清楚,许世友没死。这枪虽然走火了,但子弹偏了那么一点,没真打中他的头。据后来了解,子弹擦着他的头皮过去,留了道浅浅的伤痕,血流了点,但没伤到要害。挡风玻璃被打穿是真的,可司令靠在那儿一动不动,其实是惊魂未定,加上他那性格,硬是没吭声。警卫员当时估计吓得腿都软了,毕竟这要是真出了事,他一辈子都背不起这责任。好在老天爷保佑,许世友命大,躲过了这一劫。 这事儿听起来玄乎,但真不是啥稀奇事。那年代,部队里枪支管理没现在规范,走火的事儿偶尔会发生。许世友自己也没把这当多大事,事后还跟人开玩笑,说自己命硬,连子弹都不敢收他。话是这么说,可这背后的事儿值得琢磨。警卫员为啥会不小心摸枪?他平时训练咋样?枪支为啥没上保险?这些问题,当时没人细追究,毕竟司令没事,大家松了口气就算了。可回头想想,这里面多少有点侥幸的成分,要是子弹再偏一寸,结局就不一样了。 许世友这人,经历过太多生死关头,这回不过是又多了一次谈资。他早年在战场上就不是省油的灯,脾气火爆,打仗勇猛,连毛主席都说他像个“土匪”。可这“土匪”不是贬义,是说他有股狠劲,能豁出去。抗战时,他在山东带着队伍跟日军干,愣是打出了威名。解放战争里,他指挥部队攻城拔寨,硬仗没少打。这么个铁血汉子,差点栽在一颗意外的子弹上,多少有点讽刺。不过也正因为他这性格,遇上这种事才能稳得住,没慌没乱。 说到警卫员,这哥们儿估计是倒了八辈子霉。按理说,能给司令当警卫的,业务能力不会差,可那天愣是出了这么个纰漏。有人可能会想,这会不会是故意干的?毕竟那年代政治斗争复杂,军队里也不是铁板一块。但没证据显示这是啥阴谋,史料里也没提这茬儿。最大的可能是,警卫员就是一时大意,手滑了。他事后肯定挨了处分,不过具体咋处理的,没啥详细记载。许世友倒没太追究,这老将心胸宽,估计觉得教训一下就行了,没必要把人往死里整。 这事儿传开后,部队里估计炸了锅。基层的兵听说司令差点被自己人“干掉”,谁听了不咋舌?有人可能会觉得好笑,毕竟这听着像个乌龙,可笑完之后细想,又有点后怕。那时候的部队,纪律是严,可安全意识真不咋地。枪支随便放,走火了也没人觉得稀奇。这次是许世友命大,可要是换个人,兴许就没这么好运了。这也给后来的部队管理敲了个警钟,枪不是随便玩的,安全得放第一位。 再说回许世友,他这辈子命硬不是吹的。早年打仗,他好几次从死人堆里爬出来,后来当了将军,还是没少遇险。这回子弹擦着头皮过,他愣是没眨眼,事后还跟人说:“老子连鬼子都不怕,还怕这个?”这话糙,可听着带劲。这人身上有股草根味儿,不是那种高高在上的官老爷,跟兵们打成一片,骂起人来也敞亮。所以部队里的人服他,不光因为他能打,更因为他够真。 这事儿过去后,许世友还是老样子,该干啥干啥,没因为这点儿意外就缩手缩脚。他后来又干了好些大事,广州军区在他手里管得井井有条。1979年,他还参与了对越自卫反击战的前期筹备,指挥部队打了几场硬仗。这老将一辈子没闲着,直到1985年去世,享年80岁。回过头看,这枪走火的事儿不过是他人生的一个小插曲,可这插曲也挺能说明问题——命硬的人,啥坎都能迈过去。

0 阅读:627

猜你喜欢

青史如烟啊

青史如烟啊

青史如烟随风散,故纸堆里白首寻。我们的每天都是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