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天,毛主席正在屋子里歇着,一位漂亮的女红军突然跑到毛主席的住处,直接掀开锅盖看毛主席吃的是什么。
1939年的延安,窑洞里升腾起缕缕炊烟,显示出生活的气息,一个身形略显单薄的人正忙着往灶膛里加柴烧水,忽然,一句充满活力的老毛,我来了,打破了窑洞的宁静氛围,来者是曾志,她与毛泽东之间存在着深厚的革命友谊,她直接掀开锅盖,这个看似平常的举动,实际上蕴含着一个出人意料的故事……
延安会面,对毛泽东和曾志而言都格外重要,这块革命的中心,是许多革命者挥洒热血的地方,也见证了他们之间深厚的战友情谊,曾志不远万里赶到延安,毛泽东十分重视,特意安排人去接她,更加体现了他对这位老同志的深厚情谊。
在简陋的窑洞里,毛泽东和曾志坐得很近,彼此交谈,毛泽东很关心,问曾志这些年来都经历了些什么,曾志慢慢地讲述,从她不接受旧式的包办婚姻开始,到后来积极参加革命,中间经历了丈夫牺牲的巨大悲痛,也提到了她与蔡协民、陶铸的婚姻,以及离开井冈山后参加游击战的那些岁月,她的人生经历就像一部简短的革命历史,毛泽东仔细地听着,不时表示赞同,他对曾志的遭遇表示深深的理解和同情。
他们俩的友谊得从1928年的井冈山说起,第一次见面,毛泽东开玩笑说了一句“金屋藏娇”,就这样开始了他们的交往,在井冈山那会儿,曾志两次突然跑到毛泽东住的地方,想看看他有没有搞特殊待遇。
她掀开锅盖一看,发现吃的和战士们一样,都是粗茶淡饭,这让她觉得毛泽东的生活作风真的很朴素,古田会议之后,毛泽东曾经让曾志帮忙照顾怀孕的贺子珍,没想到却引起了一些误会。
曾志误会了,以为毛泽东想让她辞掉工作,为此两人争论了起来,后来误会解除了,曾志特意买了一双带有黑线的袜子送给毛泽东,表示歉意和敬意,毛泽东对这双袜子非常珍惜,穿了很长时间,破了还缝补好继续穿,1932年,曾志在福建漳州再次见到毛泽东时,发现那双袜子仍然穿在他的脚上,可见他对这份情谊的重视。
新中国成立后,曾志和毛泽东的友谊仍然很牢固,有一次,曾志发现毛泽东穿的毛裤都磨出了洞,就主动提出帮他做一条新的,毛泽东听了很高兴,同意了她的好意,这件看似不起眼的小事,充分体现了老战友之间那种真诚而深切的关心和体贴。
毛泽东在山东考察时,地方官员为了给他留下好印象,精心安排行程,汇报情况也失真,这让他非常生气,觉得“他们都在骗我”,但是,他在老战友曾志面前,却能够坦诚交流,真实流露,这种对比说明,也许只有在老朋友面前,他才能放下戒备,展现自己真实的一面。
1959年庐山会议的时候,曾志带去了贺子珍的消息,毛泽东了解到贺子珍现在的情况,认真地想了很久,最后还是说了想见见贺子珍,在曾志的安排下,分开有二十年之久的毛泽东和贺子珍,终于在庐山见面了,这样表述更加口语化,更容易理解。
这场本该早就实现的相见,如今才终于发生,真是让人感到遗憾和叹息,曾志经历了从井冈山到延安的革命岁月,又见证了新中国建立后庐山会议的波折,她亲身感受到毛泽东的质朴作风、坚强意志,以及他对人民的深切关怀。
曾志认为,她能在革命道路上一直走下去,是因为她坚信马克思主义的真理,受到毛泽东思想的引导,并对共产主义事业抱有坚定信念,毛泽东待人热情又幽默,坚持原则不动摇,始终与人民群众同甘共苦,这些都深深地影响了曾志的人生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