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兔子]2001年,美国将淘汰机器高价卖给我们,让中国亏损好几亿,中石化的几位资

寒雪覆松枝白 2025-04-18 11:01:46

[兔子]2001年,美国将淘汰机器高价卖给我们,让中国亏损好几亿,中石化的几位资深技术人员正感到绝望之际,没想到,一个人的出现扭转了局面。 麻烦看官老爷们右上角点击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和分享,又能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 2001年,对于中国石化来说,是一个艰难的年份。那时,己内酰胺生产的技术瓶颈让中国石化进退两难,特别是这一领域的技术几乎完全依赖进口。而在全球技术竞争的激烈背景下,解决这一瓶颈成了当时中国石化的头等大事。 想要突破这个瓶颈,最直接的方法就是引进先进的生产设备。于是,中国石化开始从美国购买设备,希望能够通过进口的高技术手段解决自身的技术困局。然而,事情并没有那么简单——美国卖给中国的并不是最先进的设备,而是已经淘汰的老旧设备。更糟糕的是,这些设备的价格比新设备还要贵得多,完全就是“阴谋”式的商业操作。 老旧设备的问题是,质量不稳定,故障频发,完全无法满足国内市场对己内酰胺的需求。更糟糕的是,这些问题还不能通过简单的修复来解决,很多技术人员开始感到无计可施。尽管这些设备上看似是先进的“外来血统”,但是它们和实际的生产需求之间却是脱节的。美国的这一举动,显然是要通过让中国付出高昂代价,来维持其在全球市场上的技术垄断。 然而,困境往往带来转机。就在石化行业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时,一位不起眼的老教授出现在了大家的视野中,他就是76岁的闵恩泽教授。 闵恩泽教授是中国催化剂领域的专家,他的出现,给了中国石化技术团队的一线希望。面对设备频繁故障,技术人员束手无策的局面,闵教授迅速进行了冷静的分析。他并没有直接去找设备上的问题,而是从另一个角度入手,发现问题的根源并不在于设备本身,而是催化剂的老化。 原来,旧设备的生产问题并不是因为硬件出了大问题,而是催化剂在长期使用过程中发生了变化。催化剂的老化导致了生产效率的下降和产品质量的下降。闵教授看透了这一点,立即决定通过改良催化剂来解决这一难题。 接下来的几个月,闵教授带领他的团队,进行了一次又一次的实验,尝试不同的催化剂配方。每一次实验都是一次失败的尝试,每一次失败都让团队成员的信心面临挑战。但闵教授并没有气馁,他深知,科研的道路充满艰辛,突破也需要时间和耐心。 经过无数次的尝试和优化,闵教授的团队终于找到了一个合适的催化剂配方。这个突破性的发现让石化设备焕发了新生,生产效率开始大幅提升,产量和质量也逐步达到国际领先水平。 这个成功并不仅仅是一次技术上的胜利,它更是中国石化自主创新的一次大逆袭。原本那些看似无法使用的“淘汰设备”,通过催化剂的创新,彻底改变了它们的命运。中国不仅成功打破了长期依赖进口的局面,满足了国内市场的需求,还开始向全球市场出口,逐渐超越了曾经的竞争对手——美国和欧洲。 如今,面对全球范围内的技术竞争,我们依然需要像闵恩泽教授那样的技术领军人物,更需要拥有像中国石化那样敢于面对挑战、勇于突破的企业精神。对于每一个行业来说,自主创新已经不再是可有可无的选择,而是实现长远发展的必经之路。 美国的设备销售并没有让中国石化停滞不前,反而在一次次的失败和困难中激发了中国科技的潜力。正是这种在困境中找寻机会的精神,才是我们应当大力倡导和学习的。要记住,技术瓶颈并不可怕,真正可怕的是在瓶颈面前选择放弃。 信源:学党史·忆侨史 闵恩泽: 榜样的力量——澎湃新闻澎湃号政务

0 阅读:47

猜你喜欢

寒雪覆松枝白

寒雪覆松枝白

寒雪覆松枝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