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0年,18岁姑娘为救八路军战士,与其假扮夫妻,43年后早已成长为将军的战士找到当年“媳妇”,紧握“媳妇”的手,提出两个要求。
这位八路军战士名叫蔡永,1919年出生,1930入团,并在1931年参加红军,随后又在1932年入党。
1934年,年仅15岁的蔡永参加长征,他一路南征北战立下赫赫战功,也遇到了很多的危险,据蔡永后来回忆说,他最难忘的是1940年经历的一次生死考验。
1940年12月12日,由于叛徒投机叛变,时任八路军4纵队6旅17团政治委员的蔡永和50多名同志被关在永城绍山的一个村子里,蔡永等人认为,就算死也不能当叛徒的阶下囚,他们决定突围。
12月13日凌晨,突围时间到了,几名八路军战士按照事先计划,假装说要上厕所,等这几名战士出去后,其他战士则嚷嚷着冷,要求看守为他们点麦秸取暖。
等看守点燃麦秸后,里面的战士全力朝外面煽风,一时之间浓烟滚滚,把门口的看守熏得连连后退。
见此,里面的战士迅速灭掉屋内的煤油灯,并将点燃的麦秸也全部扑灭,屋内瞬间黑了下来,浓烟也不停的往外冒。
不明就里的看守连忙进屋查看情况,并点燃了煤油灯,可煤油灯亮起的瞬间,就是战士们突围的信号,蔡永带领屋内的战士把看守打倒,并迅速朝屋外冲去。
之前假装上厕所的战士,则趁机抢夺机枪和武器装备,一时之间枪声和呐喊声响彻整个村子,蔡永等人趁着夜色冲出了村子,并分别朝不同方向突围。
就在这时,蔡永头部右侧突然中弹了,身边的3名战士没有放弃满头鲜血的蔡永,而是轮流背着蔡永继续跑,跑了几公里后,他们来到了永城僖山乡郭楼。
3名战士发现蔡永依旧昏迷不醒,而且头部不停的流血,为了稳定蔡永的伤情,也为了不暴露目标,3名战士决定将蔡永藏在一个老乡家里。
很快,3名战士就敲响了郭楼里一家老乡的房门,老乡听到敲门声后,立即起身到门口查看情况,结果发现门外面站了几名浑身是血的八路军战士,连忙开门将大家迎了进来。
3名战士进屋后,立即向老乡表明身份,并提出把蔡永留下的请求,老乡家里一共有两个人,分别是父亲郭相山,和18岁的女儿郭瑞兰。
父女俩听后,当即表示同意,随后郭相山就让女儿烧水,快速为受伤的八路军战士擦洗伤口,战士们没有在这里久留,战士们说会把追兵引到其他方向,等安顿好后,就回来接走蔡永。
随后,3名战士敬了一个军礼,就离开了郭家,父女俩连忙为蔡永的头部进行包扎,并给蔡永换了一身普通百姓衣服。
父女俩刚做完这一切,追兵就来到他家门口,由于蔡永受的是枪伤,如果追兵上前查看,肯定能认出蔡永,为了糊弄追兵,18岁的郭瑞兰情急之下,掀开蔡永的被子,和蔡永并排躺在一起。
其实,以今天人的眼光来看,情急之下这样做不算什么,但当时人们的思想还是比较保守的,而且郭瑞兰也未曾婚配,这样做对于郭瑞兰来讲无疑是牺牲很大的。
郭瑞兰躺下后,低声告诉父亲郭相山,她要与蔡永假扮夫妻,郭相山当即心领神会,也就在这时,追兵一脚踹开郭家的门,闯了进来。
当他们看到床上缠着布条流着血的蔡永后,立即准备上前查看情况,结果郭瑞兰却突然起身,装作很害怕的样子,说她的丈夫得了传染病,头部都烂了,恳请追兵高抬贵手。
追兵一听说床上躺的人得的是传染病,下意识的向后躲避,捂着口鼻询问了郭相山和郭瑞兰几句后,没有发现什么破绽,就匆匆离开了。
眼见追兵离开,郭家父女又开始悉心照顾起蔡永,虽然当时医疗条件很差,郭家父女还是倾尽其所有的照顾蔡永,并熬了稀粥喂进蔡永嘴中。
12月13日傍晚,战士们趁着夜色悄悄来到郭家,并用担架把蔡永抬走了,临走之前,郭家父女还把自己家的吃的,给战士们带走了。
一段时间后,蔡永清醒过来,他凭借顽强的毅力,很快就康复并归队,继续参加战斗,并于1955年被授予少将军衔。
蔡永并没有忘记救他性命的郭家父女,曾多次派人前往郭楼寻找郭家父女,可得到的答案却是,郭家父女在他被担架抬走不久,就离开了郭楼,始终没有回来过。
蔡永嘱咐郭楼的乡亲们,如果发现郭家父女,一定要及时通知他,他要报救命之恩,可蔡永连续多年寻找,也始终没有得到郭家父女的信息。
1983年,蔡永突然收到郭楼传来消息,郭瑞兰回来了,此时已经足足过去了43年,蔡永连忙前往郭楼,见到郭瑞兰后才得知,郭家父女当年跑出去逃难了,郭父也在逃难过程中病逝了。
而郭瑞兰之所以返回郭楼,是因为她已经60多岁了,打算落叶归根,蔡永握着郭瑞兰的手提出了两个要求:一是让郭瑞兰跟自己回城,二是郭瑞兰后半生的花销由他负责。
然而,郭瑞兰却拒绝了蔡永的好意,说当年的事情,是自己应该做的,没什么了不起,见郭瑞兰非常坚决,蔡永只能表示同意。
此后,蔡永一直记着这份恩情,始终保持联系,每年都给郭瑞兰送钱财和生活物品,如果自己去不了,就派子女去,直至郭瑞兰病逝,两人充分体现了:“军民鱼水情,天下一家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