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9年,毛人凤下令处决朱君友,可朱君友被带出牢房后却发现,负责押他上刑场的2

不秃头的历史迷 2025-04-18 13:12:01

1949年,毛人凤下令处决朱君友,可朱君友被带出牢房后却发现,负责押他上刑场的2名特务竟频繁朝他摇头,示意他不要说话。

朱君友的一生颇具传奇色彩,1917年出生于成都的他,是含着金钥匙长大的,他们家有多富呢?当时人们管他家叫“朱财神”,还有人管他家叫“朱半城”。

“财神”的意思好理解,那“半城”是什么意思呢?“半城”是指他家的财富可以买下半个成都城,所以说,用家财万贯形容他家,有过之而无不及。

朱君友在家中排行第六,被人们称呼为“六少爷”,不过这样的“六少爷”身上却一点纨绔子弟的恶习都没有,他聪明好学、与人为善,又有远大理想,并极具正义感。

当然了,这也与他家祖上有关,据说朱家起家的祖父,是一位乐善好施的大善人,他家的家训也是要与人为善。

这样的家庭环境,把朱君友的价值观培养得非常正,但这带来的后果是,以当时很多人的眼光来看,他是一个“叛逆者”,有多“叛逆”呢?我们从他自身的小事,到投身革命的大事逐一说起。

朱君友追求自由恋爱,可这不但违背了当时“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的传统,还与他那个偏好联姻的大家族相悖。

但朱君友不管这些,他在1936年认识了一位名叫杨汇川的女孩,两人很快坠入爱河,可他这种家庭很难容得下自由恋爱,自然引起了家族的激烈反对。

不过,朱君友毫不在意,他足足坚持了十年,不管家族、朋友如何劝说,都没与杨汇川分手,还在1946年与杨汇川举行了西式婚礼。

我们之前说过,朱君友是极具进步思想的,这从他的经历中就可以看出来,他在1938年就加入了我党的外围组织——成都大众抗敌宣传团,他不但在里面担任领导,还提供了大量资金支持。

在此期间,朱君友结识了更多志同道合的同志们,他的思想也得到进一步升华,完成了真正的思想蜕变,而他真正舍弃万贯家财投身革命工作,是从1947年开始的。

1945年,朱君友以优异成绩从四川大学法律系毕业后,于1946年加入民盟,当时主要分管民盟财务工作,并利用自身资源优势为民盟筹集经费。

1947年,朱君友开始直接与地下党接触,为地下党提供方便,他把自家的产业楼房提供给地下党开展革命活动,当时很多地下党都在楼里开过会。

同时,他还背着家人,把家里的钱财拿出来,资助地下党开展革命活动,如果说这还只是花了点钱,那他先后多次在地下党遭到抓捕时,把他们带到自己家里藏起来,绝对是冒了极大危险的。

一段时间后,朱君友的行动,被他的父亲知道了,父亲开始对他严加管教,甚至断了他的经济来源,还不允许他外出,但一向“叛逆”的朱君友怎会乖乖听后,他继续全力支持革命。

而且,随着时间的推移,他开始帮助地下党传递各种情报,甚至还利用他“六少爷”的背景,主动靠前,套取敌人的情报,在此期间,他为组织做出了巨大贡献。

然而,让人遗憾的是,朱君友的行为还是被特务发现,1949年11月的一天晚上,在朱君友外出传递情报,经过成都玉带桥一带时,敌人突然将他包围,并立即进行搜身。

结果,在他身上发现了进步书籍、传单和资料信息,尽管他是当地著名的“六少爷”,可“人赃并获”,被抓了现行,敌人当即把他关进了看守所。

为了尽快拿下口供,获取更多的线索,敌人连夜对他进行突击审讯,可各种酷刑用遍了,被打的浑身没有一块好地方,他依旧只字不言。

负责审讯的敌人原以为,像朱君友这样的富二代,可能都不需要用刑,吓唬吓唬就能招供,结果让他们难以置信,朱君友竟视死如归,只能把他关进成都将军衙门看守所里,等待统一处理。

当时,敌人自知大势已去,在撤退前大肆残杀进步人士,毛人凤亲自下令,将关押在将军衙门看守所的地下党、民盟党员、进步青年、爱国人士秘密“处决”,而朱君友同样也在名单里。

1949年12月6日晚上,是32名爱国人士被残杀的前一天,敌人突然提审朱君友,朱君友意识到自己很可能有去无回了,于是在临离开牢房前,把自己的行李送给了牢房里的战友。

在往外走的过程中,朱君友看见了很多地下党,大家都对他投来敬佩目光,并用眼神祝他一路走好,朱君友也准备好了英勇就义。

可朱君友被带出去后却发现,送他上路的2名特务一见到他就朝他摇头,还做了噤声的手势,由于是深夜,他起初并没有看清。

等看清后才发现,一个是他的小舅子杨夷甫,另一个是杨夷甫的表弟徐季达,成功离开现场后两人才说,是家里花了10根金条疏通关系,把他救出来的。

之所以这么顺利,还因为朱君友的岳父杨维,曾提拔过特务头子徐中齐,没想到当年朱君友不顾家人反对娶了杨汇川,关键时候竟救了自己一命。

1949年12月7日晚上,其他跟朱君友关押在一起的32名爱国人士惨遭屠杀,史称“成都十二桥惨案”,而朱君友是“十二桥惨案”的唯一幸存者。

2004年,朱君友病逝,享年87岁,临终前,他提起当年的狱友:“我虽然活下来了,但他们都牺牲了,太惨了,他们的面孔我永远也忘不了……”

0 阅读:53

猜你喜欢

不秃头的历史迷

不秃头的历史迷

欢迎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