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3年8月3日下午,王培森奉命前往城东大街拐角处一间店铺,与地下党员接头,互换情报。谁知一进门,迎接王培森的不是熟悉的老掌柜,而是黑乎乎的枪口,他这才意识到,这个秘密交通站暴露了,日军在这里蹲守了几天,就是在等他,王培森就这样被日军抓走了。
被捕后,王培森被日军带到了监狱中,日军把他绑在老虎凳上,往他脚下加厚厚的砖头。
起初,王培森还能咬紧牙关不松口,但日军加到第三块砖头时,他就挺不住了。负责审讯的日军见他满头是汗,又拿了第四块砖头在他面前晃来晃去,恶狠狠地威胁道:“再不说,你的腿就废了,你可想好了!”
王培森顿时就怕了:“别,别,我说,我全说。”
王培森其实不想当叛徒,但他实在受不了折磨,便供出了一个秘密联络点——武邑县孙屯村王家。
他告诉日军,王家的王平东是县抗日六区的秘书,地下党经常在他家里开会。日军大喜,立即前往孙屯村王家抓人,他们还把王培森一起带了过去。
巧的是,这天,王平东等12名我党的同志正在王家开会。听到外面的动静,众人顿时意识到不妙。
突如其来的敌情,使得众人一时间不知所措,关键时刻,王平东站了出来,他走到牛棚那里,拉开地面上的木板,木板下面竟是一个地道。
这个地道原本空间不大,是王平东用来存放资料文件的,但不久前,王平东考虑到,地下党员经常在他家开会,要是哪天日军突然来了,他们就会被日军一窝端了,所以他就重新设计了一下地道,新地道的空间足以容纳十几人,只是他没想到这么快就派上用场。
王东平等人进入地道后不久,王培森就带着日伪军来到了王家,看到王家空无一人,王培森这才松了一口气,他对日军说:“太君,这里就是王家了。”
日军军官手一挥,一群日本兵就在王家仔仔细细地搜寻起来,结果翻了大半天,也没有翻出什么有用的东西。日军军官怒了:“你滴,耍我?”
“不敢,不敢。”王培森一边说,一边走到牛棚那里,随后拉开木板,对日军说:“这里是一条地道。”
地道中的王东平听到这个声音,脸色微变,他认出这是交通员王培森的声音,而王培森也知道这条地道。
其他人听到木板被掀开的声音,也有些紧张,为了防止大家发出声音,王东平小声说道:“别怕,那个姓王的交通员不清楚咱们这个新地道,他先前只知道牛棚洞里是放文件、油印机、纸张的地方。要是小鬼子真的下来了,咱们就跟他们拼了,誓死不当俘虏。”
听了王东平的话,众人这才冷静下来。
与此同时,日军见地道十分安静,没有一点声响,感觉地道里面有埋伏,就逼迫王培森先下去。
王培森只好进入地道,当看到王东平等人时,他顿时愣住了,他原以为地道里只有文件,他只是想拿我党的一些资料跟日军交差,没想到地道里真的有人。
这一刻,王培森的心情十分复杂,他犹豫了片刻,接着就示意王东平等人不要出声,随后,王培森走到地面上告诉日军:“里面什么都没有,估计人已经走了。”
日军将信将疑,这时,一个汉奸提议:“要不放一把火,要是里面有人,就把他们熏出来。”
日军军官觉得这是一个好主意,就开始在周围寻找柴草,点燃后,往地道口扔进去。刹那间,地道里满是浓烟,王东平等人只能强忍着不让自己发出声音。
正当众人憋不住时,地面上突然乱糟糟的,随即就安静下来。原来,王培森不忍心看着这么多同志落到日军手里,刚才在拾柴草的时候,他趁日军不注意,便夺门而出。日军认为,王培森带他们来王家,是为了找机会逃跑,这里根本就不是什么秘密联络点。
想到这,日军便恼怒不已,他们知道王培森还有利用价值,不甘心放他离去,便朝他追了过来。
王培森是交通员,腿脚利索,对周围的地形也非常熟悉,没一会儿,他就摆脱了日军的追捕。日军不甘心空手而归,他们在村里抢了几车粮食便离开了。
日伪军一走,王东平等人就脱离了生命危险。
后来,不甘心的日军还在城中贴满了悬赏王培森的告示,王东平看到这些告示,才知道是王培森救了他们。
王培森逃走后,心情十分忐忑,他既担心锄奸队找他算账,又怕被日军抓走。无奈之下,王培森只好四处流浪,日本投降后,他的生活才逐渐安定下来。
全国解放后,王培森叛变的历史被人揭露出来。
那时候,国人对汉奸、叛徒极为痛恨,而王培森两者皆有,就被判处死刑。王东平知道后,就和当年地道中还活着的同志,一起出面为王培森证明。
“那天多亏了王培森啊!”王东平对工作人员说。
考虑到王培森对革命有贡献,虽然当了叛徒,但没有给我党造成太大的损失,且中途知错能改,保住了12名同志的性命,政府决定给王培森宽大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