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正和,云南澜沧拉祜族自治县人,1956年出生。
1976年,罗正和应征入伍。
1979年2月17日,对越自卫反击战打响时,罗正和已经是14军40师118团6连1排3班副班长了。
进入越南境内后,118团6连负责打20号高地。
按照6连长的安排,2排、3排为主攻,1连作为预备队。2排和3排的战友很给力,他们全歼了越军,顺利拿下了20号高地,受到了连长的表扬。
连队打了胜仗,罗正和自然是很高兴的,但他也有一丝遗憾,因为他所在的1排捞不到仗打。
罗正和决定找排长谈谈,让排长给连长提提建议,下次打仗的时候,让他们1排担任主攻。
到了排长那里时,罗正和发现,连长也在,连长正在对1排长说:“接下来就交给你们1排了。”
“放心吧连长,你就看我们的吧。”1排长信心满满。
罗正和一愣,不知道排长和连长在说什么,便忍不住开口问道:“战斗已经结束了,我们1排还有任务吗?”
连长就向罗正和介绍了越军的情况。
原来,越军在20号高地和21号高地之间,部署了一个隐蔽的火力点,这个火力点既会给20号高地构成威胁,又可以给21号高地的越军提供火力支援。
6连的下一个目标,就是21号高地,连长计划还是让2排和3排担任主攻,1排负责守20号高地,同时想办法找出这个越军火力点,绝不能让它威胁我军。
尽管1排依然不是主攻,但最起码有战斗任务了,这让1排的战士兴奋不已,罗正和也是如此。
等2排、3排离开20号高地后,1排长让2班留守20号高地,1班和3班负责找出这个越军火力点。
为了减少伤亡,排长没有马上组织进攻,而是对着越军可能藏身的大概位置,打了几发火箭弹。火箭弹爆炸的同时,1班、3班悄悄下山,两个班的战士分别从左右两侧迂回包抄,准备找到这个越军火力点。
躲在暗处的越军发现了我军的行动,他们担心这个火力点被我军发现,就马上对着1班、3班开枪。
1班副班长罗正和发现,越军的机枪火力,弹道分布很均匀,既能威胁1班,也可以威胁3班。罗正和猜测,越军火力点的视野肯定很好,地形也很开阔。
罗正和仔细观察了周围的情况,最终确定了一个大概方向,他抱着一挺机枪,便悄悄摸了过去。
匍匐爬了三十多米后,罗正和意外发现了一条隐蔽的交通壕,这条交通壕直通山坡下面,罗正和感觉顺着这条交通壕,就可以找到越军火力点的位置。
想到这,罗正和率先跳进交通壕,并让1班的其他战士也从这里下山,罗正和还是冲在了最前面。
走了一段距离后,罗正和发现前方有一个突起的小土包,越靠近小土包,机枪的枪声就越大,罗正和心中暗喜,抱着机枪就摸了过去,准备端掉这个火力点。
不久,罗正和感觉距离差不多了,就从腰间取下一颗手榴弹,拉火后直接扔了出去,但手榴弹砸在小土包外面,躲在小土包的越军机枪手安然无恙。不过突如其来的爆炸声也让越军机枪手吓了一跳,只见越军机枪手探出头,准备看看手榴弹是从哪里丢过来的。
看到越军机枪手探头,罗正和端起轻机枪,将枪口对准越军机枪手后,便快速按下扳机。谁知机枪却没有打响,罗正和一愣,他低头一看,这才明白了是怎么回事:他刚才为了避免走火,就关掉了机枪保险,这时候还没有打开,机枪自然也就没有办法打响了。
罗正和离越军机枪手很近,眼看越军机枪手已经注意到他,正要朝他开枪,罗正和顾不上那么多,他赶紧冲了上去,用手握住了敌人的机枪枪管。这挺机枪已经打了好一会儿了,枪管烫得惊人,罗正和的双手已经被烫得滋滋作响,不断冒泡,但他始终没有松手。
见越军机枪手准备扣动扳机,罗正和快速将枪管往上一顶,机枪子弹就打到天上。与此同时,罗正和抬脚踢向了越军机枪手,这一脚,直接让越军机枪手疼得放下机枪。因为罗正和脚上穿着一双钢板鞋,原本是用来对付越军的竹签阵的,没想到这时候派上了用场。
趁着越军机枪手躺在地上痛苦呻吟,罗正和一把夺过机枪,将越军机枪手打死。不过这个越军火力点不止一人,另一名越军听到动静,竟发起了偷袭,他朝着罗正和扔了一颗手榴弹,准备炸死罗正和。
好在罗正和及时发现,并第一时间抱着机枪滚下了小土包,这才没有被手榴弹炸死。第二名越军正要开枪打死罗正和,罗正和的反应比他快,他按下扳机,打了一连串子弹,直接把第二名越军打成了筛子。
之后,在打扫战场的时候,罗正和还击毙了两名越军炮兵。这次,罗正和几乎是一个人就端掉了这个越军火力点,他一共击毙了4名越军,缴获了一挺机枪和一支冲锋枪,还有一门75无后坐力火炮。
罗正和利用这个火力点的机枪和火炮,给2排和3排提供了火力支援,帮他们打下了21号高地。
这次战斗结束后,罗正和升任排长。
后来,罗正和还被授予“战斗英雄”的荣誉称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