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说这农村里的事儿,真是啥都有。咱村最近出了个“新闻人物”,一位专职哭灵的大姐,硬是把这行当做出了名堂。
一开始,哭一场才二百块,你说图啥?可人家愣是靠着这份“特殊技能”,把价格哭到了千儿八百,甚至更高。现在想请她,还得提前预约。
更绝的是,她还把业务拓展了,搞起了殡葬一条龙服务。你说她这是不是无师自通,学会了市场营销?这一下,可比种地强多了,直接奔小康去了。
她儿子一开始也担心,怕这职业影响找对象。可转念一想,咱家这日子,还不是老娘哭出来的?谁敢嫌弃?
这事儿也引发了咱村里的大讨论。有人说,这行当不吉利,也有人说,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只要不偷不抢,靠本事吃饭,就该尊重。你说,是不是这个理儿?
其实,这哭灵女的故事,也反映了农村的一些变化。一方面,人们对传统习俗依然重视,另一方面,大家也越来越务实,只要能挣钱,啥职业都能接受。
谁说农村没有市场经济?这哭灵女,就是最好的例子。
所以说,任何行业,做到极致都是一种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