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隆15年的一个晚上,乾隆独自在宫中溜达。当他走到一间偏房旁边,听见里面传来说话

趣叭叭呀 2025-04-19 09:43:02

乾隆15年的一个晚上,乾隆独自在宫中溜达。当他走到一间偏房旁边,听见里面传来说话声。出于好奇,乾隆悄悄接近隔窗偷听。里面一男一女,低声耳语。不料,乾隆听后,热泪盈眶,随后处死了屋里的女人。

乾隆从声音辨认里面的女声是自己幼年时的保姆李妈妈,而男的好像是宫里的一个老太监,他们说的都是一些宫中趣闻。

乾隆听着甚是新鲜,就听了好长时间,又觉得作为一个天子,偷听下人说话,要是被其他人看见,有失尊严。他正准备走时,忽然,里面那个男的压低了声音问说:我最近听宫中张公公说,当今圣上原是陈阁老的骨血,还听说当时是你用先皇的公主换来的,这事是真是假?

可不要胡说,要犯杀头之罪的。李妈妈的声音略显害怕。

此话一出,惊得乾隆站在原地一动不动。

太监说:我就是随便问问,没当真。

屋里刚才热烈的聊天气氛被这个话题搅乱了,瞬间沉默了好久后,李妈妈终于开口了,声音压得更低:告诉你吧,可千万别往外传,这事千真万确,当年就是俺亲手换的,主意还是俺替皇太后想的,如今40年了,公主也不知道嫁到哪里。我算是白忙活一场,皇太后啥赏赐也没给。

乾隆听到这里,大脑一片空白,他没想到,自己的身世竟然是这样的。他不再听下去,定了定神,快速返回御书房,差人将李妈妈叫来审问。

李妈妈已经被吓得瘫倒在地,过了好半天才缓过来,她战战兢兢地将当年的事情说出来。

当年,雍正帝还是雍亲王时,王妃备受宠爱,很快就怀孕了,她天天烧香给菩萨,保佑她生个儿子。

巧的是,和雍亲王交好的大臣陈倌的夫人也怀孕了。细细算来,两人分娩的时间就相差几天。

10月怀胎,两人都分娩了。陈夫人生的是个儿子,而雍王妃生的是个女儿,本想母凭子贵,现在希望落空,王妃整日唉声叹气,愁眉苦脸。李妈妈为了博得主子的欢心,想了一个计策,让王妃先封锁生了女儿的消息,然后再如此如此。

雍王妃听后,觉得此计可行。并把执行任务的重任交给李妈妈,承诺办好了重重有赏。

次日,李妈妈就来到陈倌的府上,先恭喜了一番,然后又对陈夫人说:王妃也生了个儿子,想请夫人带着小公子去相见叙喜。陈夫人不疑有他,爽快地答应等满月就过去请安。

李妈妈高兴地回去复命。可是,等满月后,王妃左等右等也没等到陈夫人过来。李妈妈只好又去了陈府一趟。

来到陈府,陈倌称陈夫人身体不适,过几天再去请安。李妈妈担心夜长梦多,就说:王妃已经准备好许多见面礼,只等着陈夫人带公子过去,如果不去的话,王妃会生气的。

这让陈倌夫妻俩很为难,去吧,陈夫人身体抱恙,不去吧,就会得罪王妃。陈倌想了一下说道:王妃无非是想看犬子,你抱去复命好了。

听闻此言,李妈妈心中暗自高兴。还特意让陈府跟着一个奶妈过去,方便照顾。

陈夫人有些不情愿地把儿子交给奶妈,临走前,在儿子脸上亲了亲,她不知道的是,往后余生,她再也亲不到自己的儿子了。

到了王府,李妈妈就让陈府的奶妈到下屋等候,她把孩子抱到王妃的房间。

直到快要天黑时,李妈妈才把孩子从王妃房间抱出来,交还给陈府奶妈,并派人送她们回去。

陈府这边,陈夫人正焦急地等待着,一看见孩子回来,立刻迎上去抱住,正想亲亲小宝贝,可陈夫人却觉得这个孩子很陌生。揭开孩子身上的柔绸一看,怀里的竟是个女娃。

陈夫人心中一凉,“哇”地一声大哭起来。陈倌闻声赶来,见此情景也是目瞪口呆,随后连连跺脚,他顿时明白了是怎么回事。

他对陈夫人说:此事关系重大,利害攸关,千万不要声张,搞不好全家性命不保。此事只能将错就错,就此罢休。

陈夫人虽然痛苦万分,也只好作罢。

男婴被换进去一个月后,王妃才将他抱出来见雍亲王,雍亲王见孩子又白又胖,非常喜欢,取名弘历。

后来雍亲王做了皇帝,陈倌告老还乡,回了江南海宁城。

这个秘密一直保守着,直到乾隆偷听到李妈妈和老太监的交谈。至此,乾隆已经知道了所有的事情。他热泪盈眶,交待李妈妈不要声张,就让她回去。

当李妈妈刚回到寝室,一个拿着绳子的太监过来了,说道:圣上要我今晚送你上西天。李妈妈被吓得昏死过去,太监趁机将她勒死。

随后,乾隆来到慈宁宫见太后,劈头就问:皇儿的面貌为何与先皇及母后的相貌截然不同?太后被这样突兀一问,脸色一变,张口结舌。

乾隆目睹此状,心中已经清楚,不再追问,扭头就走。

次日,乾隆就下旨,要南巡海塘。一些老臣出来谏止,但乾隆还是执意要去。乾隆16年春,他乘龙船沿运河南下巡视江南。随后又五次南下,为的是寻找亲生父母。

这就是民间盛传的“凤转龙”以及乾隆下江南的真正原因。关于这个传说的真实性就留给后人去考证。

守护了40多年的秘密,李妈妈终究还是功亏一篑,一时没忍住说了出来,她没有及时抑制自己的言行,为给她带来了灭顶之灾。

维特根斯坦曾说:“凡是能够说的,都能够说清楚;凡是不能谈的,就应该保持沉默。”

懂得适时闭嘴,是一种大智若愚的智慧,也是对自己的一种保护。

你们觉得呢?

0 阅读:69
趣叭叭呀

趣叭叭呀

趣叭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