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40年,50岁的郑板桥因赶路错过客栈,就去一农户家借宿。他对户主说:你女儿的

品古观今吖 2025-04-19 09:54:26

1740年,50岁的郑板桥因赶路错过客栈,就去一农户家借宿。他对户主说:你女儿的房间挺干净的,今晚就让给我住吧。没想到,农户一家不但不生气他的无礼,反而对他感激涕零。

这天临近天黑,郑板桥敲门问道:可否在你家借住一晚?

户主周老五一看,这人身穿长袍,随身带着笔墨纸砚,以为他是个教书先生。就说:先生不嫌弃我家徒四壁就好,快请进。

郑板桥环顾了一下周老五的家,两间破瓦房,家徒四壁,屋内没有一件像样的家具。

“小花,有客人来了,去做饭。”周老五朝屋内喊到。

很快,一个十七八岁,长相清秀的女孩端着米饭和咸菜出来,说:先生,家里只有这些,你凑合着吃吧。

郑板桥也不客气,端起碗就吃,还吃得很香。可周老五却不吃,愁眉苦脸坐在一旁叹气。郑板桥也不问,只顾低头扒饭。

饭后,郑板桥对周老五说:我想歇息了,我看你女儿的房间挺好的,我就睡那里吧。我会报答你们的。说完,不等周老五说话就进去了。

小花有些不高兴了,一个大男人怎么能随便睡女子的闺房?可她想到自己几天后的命运,也就叹了口气,算了,都这样了,还计较什么。

次日一早,郑板桥没和周老五打招呼就走了。周老五直呼,真是个怪人。可他没想到,这个怪人将会给他个惊喜。

这天下午,一个当铺掌柜来到周老五家,说一个昨晚在周老五家留宿的老先生告诉他,周老五家有郑板桥的画,值100两银子,他要购买。

周老五想起昨晚的先生,领着当铺掌柜进了闺女的房间,一看,墙上果然挂着一幅仙桃贺寿图,落款郑板桥。

当铺掌柜小心翼翼地取下画,抱在怀里,生怕别人抢了似的。

周老五接过银票,激动地朝着郑板桥离去的方向跪倒,嘴里大呼:感谢先生救命之恩。小花也明白自己错怪郑板桥了,要在她的闺房睡觉是假,在里面作画是真。有了这些银子,自己就不用给财主做妾了。父女俩喜极而泣。

原来,周老五母亲去世时,没有钱安葬,就找财主借了30两银子,约定半年后归还50两。

可接着他父亲又生病了,看病抓药又四处借了不少,实在是还不上,财主天天来逼债。那天,正好财主带着一帮狗腿子来逼债,周老五一家跪在地上苦苦哀求再宽限一些时日,却遭来一顿毒打,财主恶狠狠地说:如果还不上,就拿小花做妾抵债。

这一切被路过的郑板桥看见了,心中不忍,决定帮他们。

他没有平白无故给周老五一张画或银子,而是巧借住宿为由,用画抵了饭钱和住宿费,既很好地维护了周老五的尊严,又帮助了他。

可见,郑板桥在处理这件事情的方式上很有分寸,这是智慧的体现。就像《智囊全集》里说的:分寸是一种智慧。

拥有智慧,不但能帮到别人,还能帮到自己。

一次,郑板桥家中遭贼,他也是用智慧解除了危机这么一件事。

那天晚上,他躺在床上准备睡觉,突然传来一阵脚步声,接着又是一阵翻箱倒柜的声音,郑板桥心里一惊,这是遭贼了,怎么办?他在心里盘算着,起床和小偷搏斗,就自己这小身板,又年老体弱,搞不好有生命危险。但是,被小偷这样翻箱倒柜,又心有不甘。

《智囊全集》写到:在危急关头,应临危不乱,处惊不变,以不变应万变,以高度的镇定冷静分析形势,那才是明智之举。郑板桥就是这样的智者,他分析了敌我之间的形势,决定以柔克刚。

于是,郑板桥灵机一动,他假装说梦话:细雨蒙蒙夜沉沉,梁上君子进我门。

小偷被吓了一跳,停止了翻箱倒柜的动作。正犹豫该走还是留时,又听见郑板桥说:腹中诗书有几卷,床上金银无半分。

这是委婉地告诉小偷,我已经发现你了,但是我家没有金银可以给你偷。小偷闻言,也识趣,转身就走。

郑板桥又念道:出门莫惊黄尾犬,越墙勿损兰花盆。提醒小偷院子里有狗,别惊动了它,墙上有兰花盆,翻墙时要小心别把它打翻了。

这个提醒实在是高明,惊醒了狗,打翻了兰花盆,势必会吵醒左邻右舍,小偷难免被捉住。这一招让小偷心服口服,蹑手蹑脚地离开了。

郑板桥就这样兵不刃血地,用几句话把小偷送走了。

0 阅读:1108
品古观今吖

品古观今吖

“观今宜鉴古,无古不成今”。